陸停買美大豆 川普急了 意外施壓多國逼買
美國愛荷華州帕洛(Palo)農民收割大豆的資料照。(美聯社)
自中方停止採購美國大豆以來,美國總統川普正催促印度等國增加採購,並考慮推出數十億美元計的農民紓困方案。
《南華早報》7日報導,由於美國被排除在中國龐大的大豆市場外,目前正力促非洲和亞洲各國增加採購美國大豆。而在關稅緊張局勢波及全球貿易之際,川普的貿易團隊正尋求開發新市場。
「我們正在聯繫全球所有大豆客戶,作爲貿易談判的一部分,」白宮國家經濟會議(NEC)主席哈塞特(Kevin Hassett)週一接受CNBC專訪時說,川普政府「也準備推出強有力的政策,來支持我們的農民」。身爲美國大豆主要買家的北京本季尚未採購任何美國大豆,而是將訂單轉往巴西和阿根廷,以致美方儲糧筒倉滿載,但出口卻逐漸乾涸。
中國爲了報復川普加徵中國商品關稅,4月課徵美國大豆25%關稅,進一步削弱了對方的價格競爭力。 除了北京,美國大豆的主要進口國包括墨西哥、歐盟、日本和印尼。然而,川普團隊正進軍尚未開拓的市場,如已承受關稅重擔的印度,甚至從越南到奈及利亞,美國農民都在尋找買家。 而可能成爲美國大豆買家的印度,目前面臨川普施加的50%的關稅中,包括與採購俄羅斯石油相關的25%關稅。
印度複合畜牧飼料製造商協會(CLFMA)主席古拉蒂(Divya Kumar Gulati)週一說,CLFMA代表團最近造訪美國農場,發現美國農民「損失慘重」。 他說,正在進行的貿易談判可能爲美國大豆進口用以製作動物飼料開啓大門。 「美國農民因爲中國停買而損失慘重,所以他們目前身處絕境,需要找到地方賣東西,」古拉蒂說,美國愛荷華州共和黨州長雷諾茲(Kim Reynolds)上個月率領一支代表團訪問印度,而成員包括愛荷華州農業廳長納格(Mike Naig),以及該州農業和商業領袖。
由於中國停買美國大豆,這趟橫跨印度南北,長達8天的訪問,在於深化雙方夥伴關係,以促進美國大豆銷售。伊利諾州雖是美國大豆種植第一大州,但愛荷華州、內布拉斯加州和明尼蘇達州也是主要產地。就在新德里要求美國,取消俄羅斯石油關稅之際,川普的貿易團隊則希望,印度能對美國產品全面開放農業市場。然而,有鑑於印度農民是關鍵選民,這項要求對印度總理莫迪,還有執政的「印度人民黨」(BJP)來說,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不過,最近另一個南亞國家卻增加進口美國大豆,以取悅川普。
自2025年初以來,印度鄰國孟加拉國已從美國進口超過40萬公噸大豆。同樣的,越南6月與美國黃豆出口協會(U.S. Soybean Export Council,USSEC)簽署諒解備忘錄,承諾採購包括大豆、玉米和小麥等,超過14億美元(約425億臺幣)的美國農產品。而在非洲,美國大豆協會(American Soybean Association)代表團於8月訪問奈及利亞,推廣在魚飼料中用大豆,並重申奈及利亞是美國重要的農業貿易伙伴。
另一方面,加拿大一直是美國大豆穩定,但相對小型的買家。不過,當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週二訪白宮時,川普很可能力促更多采購。而卡尼則在國內面臨與日俱增的壓力,尋求減免50%的鋼鐵和鋁關稅。白宮新聞秘書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說,貿易將是兩位領導人會晤的首要議題。然而,那不太可能比得上中國。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近5年中國佔美國大豆出口的40%以上。而川普上週說,他本月稍後將在韓國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場邊會時,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討論相關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