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四中全會/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 是否進京受矚
中共四中全會登場,會前傳出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可能進京接任中央辦公廳主任,形同爲更上層樓跨出一步。中新社
中共廿屆四中全會,不論是按慣例還是依現狀,人事本應是重要內容之一,但今次會議要把主要關注集中到第十五個五年規畫上,人事要低調讓道,其中軍方人事是會前排雷,地方人事提前補位,中央層面傳仍有個別關鍵職位的調整。
四中過去聚焦中共黨建,重要人事調整或接班人選這時登場,如江澤民十三屆四中全會取代趙紫陽,出任中共總書記;十六屆四中江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正式接班。
依現狀,中共廿大後因貪腐等問題被查處的省市地方大員、軍方高級將領罕有的多,相當數量是本屆中央委員會成員,依中共黨章和政治傳統,這些人的問題要向中央委員會交待,作出結論或「補辦手續」即完成黨紀處理追認。
但預計今次中央全會,人事議題要輕拿輕放,主要有三個理由,一是目前中共廿一大前沒有大面積新老交替的要求,只會有個別人個別職位的調整,所以應不會有接班人或接班團隊的預登場;二是過往在中共五中全會審議的五年規畫建議事宜,今次因全會期拖後而放到四中,五年規畫又是法定大事,更要聚精會神;三是中央委員會成員出事太多,處理太集中,觀感不佳。
在此狀態下,對問題軍方高級將領改變處置手法,是以在四中召開倒數時刻,先有以人大常委會程序,分批免去部分高級將領的人大代表職,以及由軍紀處置程序,先對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軍委委員苗華等九名高級將領作出軍紀處分,黨紀處分再交四中追認。
再看地方,基本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省級地方和重要城市書記、省市長一般是中央委員會成員,其地方職務一般不應缺位,有出事者或有換位時要迅速補位。今次以內蒙古自治區書記和主席出事,需要補位又引動連鎖人事安排,如廣東省長王偉中升任內蒙古書記、江蘇省長許昆林升任遼寧省委書記等,就牽動內蒙、廣東、深圳、江蘇、遼寧等人事系列變動,稍後還可能有上海、福建等地方主官調整。
傳陳有望接棒蔡奇
最後看中央。有說中共中央最高陣容會保持大盤穩定,但可能在全會後作出部分中央機構人事調整。最受矚目的即可能調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進京,出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同時補進中共中央書記處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因今年十二月滿七十,不再兼任中央辦公廳的具體工作,專心主持中共中央書記處、中央國安委日常工作。六十一歲的陳吉寧如得此安排,就可能成爲中共廿一大人事安排棋局中,率先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