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生棄美歐 東協留學黃金時代
受歐美留學成本上漲、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增加等因素影響,越來越多中國學生將留學目的地轉向東南亞國家。資料圖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參加畢業典禮。(新華社)
據港媒《南華早報》報導,受歐美生活、教育成本上漲、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增加等因素影響,越來越多中國學生將留學目的地從歐美轉向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等東南亞國家。有留學生和業內人士預計,未來5到10年或將成爲中國學生在東南亞求學的「黃金時代」。
來自浙江的創業者肯特·蔡,今年決定出國攻讀博士學位時,沒有像多數同齡人那樣選擇歐美,而是前往馬來西亞。抵達吉隆坡後,他發現身邊有不少和自己一樣的中國留學生。更讓他意外的是,尚未畢業的他,已接到中國企業邀請參與地區總部選址評估,還計劃在當地創辦新創企業,利用人工智慧和雙語勞動力開拓華語內容市場。
當地官方數據印證了這一趨勢。馬來西亞教育全球服務中心(EMGS)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學生簽證申請量達1萬6823份,相比2024年同期的1萬670份、2023年的8948份,呈現大幅增長態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也顯示,泰國的中國留學生人數從2016年不足6200人,攀升至2024年的2萬8000人,增長超過3倍。
爲何東南亞能吸引衆多中國學生?20歲的浙江學生盧卡斯·盧道出不少中產家庭的心聲。正在吉隆坡就讀的他表示,現在中國家庭選擇留學地時,會更看重「可負擔性、安全性和規避地緣風險」。對無法進入大陸國內頂尖大學的學生來說,馬來西亞有QS世界大學排名認可的院校,學費和生活成本低,政治環境穩定;泰國、印尼也能作爲備選。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吳木鑾分析,馬來西亞提供的英語教育既獲全球認可,費用又親民,成爲規避西方留學問題的新選擇。
不過,東南亞留學也面臨挑戰。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主任潘永強坦言,當地科研和教育水平仍落後於歐美日,部分國際學生可能面臨發展瓶頸;且多數中國留學生畢業後會回國,留下的也多進入中資企業或從事消費貿易領域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