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射型「梭魚500」首次試射 驗證遠程打擊能力
美國Anduril公司已完成陸基型「梭魚500」飛彈首度試射。(取自Anduril網站)
2025「臺北國際航太國防展」中展出的「低成本巡弋飛彈」,爲中科院以「梭魚500」爲基礎開發。(本報資料照片,記者賴名倫攝)
軍聞網站「Defence Blog」23日報導,美國科技公司Anduril已完成陸射型(surface-launched)「梭魚500」(Barracuda-500)巡弋飛彈首次試射,代表系統整合進度已取得顯著進展,未來可望加速量產,大幅提升美軍與盟邦的遠程打擊能力。
Anduril公司表示,「梭魚500」是該系列空射巡弋飛彈的最新衍生型,而陸射型是根據內部計劃開發,已於今年稍早進行試射,驗證次系統、發射架與助推器可靠性。後續將進行更多測試,確保系統整合成熟,以便作爲未來競逐美軍相關需求計劃的選項。
報導指出,「梭魚」系列是根據美軍與盟邦的遠程精確火力需求研發,具備模組化、長射程、低成本特性,適合大規模量產。目前已推出「梭魚-M」等多種衍生型,各型號約有90%零附件可通用,也能與現役「魚叉」反艦飛彈、「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愛國者」防空飛彈等發射平臺整合,大幅提升後勤彈性。而「梭魚500」的空射型,今年3月入選五角大廈「企業測試載臺」(ETV)計劃第2階段,並已完成「貨盤投放」(pallet-launch)測試,驗證操作彈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臺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中,我國中科院也公開展示與Anduril公司合作,根據「梭魚500」基礎開發的「低成本巡弋飛彈」,強化國軍遠程打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