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都是!臺灣人瘋「1料理」 一票網友看衰:又要被玩爛

酸菜魚。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宋健生攝影

近期酸菜魚在臺灣餐飲市場快速竄紅,成爲不少民衆的新寵。但隨着店家大量出現、口味推陳出新,網路上也出現不少質疑聲音,不少網友擔心這波熱潮恐步上過去「一窩蜂開店、最後集體退場」的後塵。

有網友在PTT以「臺灣又要把酸菜魚搞爛了嗎?」爲題發文,直言吃過的人都知道中國酸菜魚主打「麻、香、辣」口感,「結果現在一堆魔改版,不是水果湯頭就是清爽養生,完全沒靈魂」。說配合臺灣口味改良,導致風味失真。

原PO認爲,不只口味變異,酸菜魚品牌短時間內密集展店也引發討論。這種現象讓人聯想到過去的「蛋塔風潮」、「清玉手搖飲」等案例,從紅極一時到門市銳減,都是因爲缺乏產品競爭力與品牌差異化。

文章一出不少人認同留言,「本來就難吃」、「跟風仔會買單就好」、「中國玩剩的東西」、「這種噱頭店都要早期開出名聲才能賺」、「就很奇怪,怎麼會有人喜歡這種工業酸」、「又酸又辣就是掩飾難吃」、「吃過一次,這輩子不會再吃」。

但也有人認爲,「口味很合啊,只是CP值超級低」、「蠻好吃的吧,但太便宜的店家確實不好吃」、「臺灣本來就要改湯能喝」、「臺灣人跟閩粵一樣,喜歡喝湯」、「感覺最近改推秤重麻辣燙了」、「酸菜魚在中國太辣,原口味臺灣人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