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人造太陽」BEST進度新突破 18米杜瓦底座精準落位

陸BEST裝置首個關鍵組件杜瓦底座成功安裝就位 。(大陸央視)

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網站1日消息,近日,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BEST)專案建設,取得關鍵突破。BEST裝置主機關鍵組件杜瓦底座研製成功、並順利完成交付,成功精準落位安裝在BEST裝置主機大廳內。作爲首個進駐主機大廳的關鍵組件,杜瓦底座的落位安裝顯示BEST項目主體工程建設步入新階段,組件研製和工程安裝開啓「加速度」。

大陸央視報導,BEST裝置將在第一代中國人造太陽EAST裝置的基礎上,首次演示聚變能發電,引領燃燒等離子物理研究,爲中國聚變能的發展,做出前瞻性和開創性貢獻。

杜瓦底座是BEST裝置主機的首個真空大組件,設計工況複雜,介面數百餘個。結構尺寸大,直徑約18米,高度約5米,總重量400餘噸,是BEST主機系統中最重的組件,也是大陸國內聚變領域最大的真空組件。該組件承載着BEST裝置近七千噸重量支撐和絕熱功能,其安裝精度直接關係到整個工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專案團隊精誠合作,相繼攻克了高精度成型和焊接、毫米級形變控制、高真空密封等關鍵技術,成功研製出杜瓦底座組件。

杜瓦底座的吊裝精度高,表面水準高差需控制在15毫米以內,落位位置偏差不得超過正負2毫米;作業空間極度狹小,底座外邊緣與主機坑遮罩牆的最小間隙不足100毫米。面對這些挑戰,項目團隊連續奮戰、攻堅克難,全力保障工程進度。

團隊自主研發了專用吊具系統,通過均衡樑、吊樑、提升適配器及花籃螺絲等組件的協同作用,精細調節吊裝水平度。同時,採用多站雷射跟蹤儀即時監測基準點,動態調整吊裝姿態,最終實現杜瓦底座的毫米級精準落位安裝。

杜瓦底座的製造交付和落位裝配,爲BEST裝置後續核心組件的安裝和調試奠定堅實基礎。接下來,BEST團隊發揚全超導託卡馬克大科學團隊精神,全力以赴推進裝置組件安裝工作,確保BEST裝置建設目標按期高品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