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仁杰專欄-川普迴歸 加速政府改革、重塑經貿優勢
在內政方面,川普專注於實踐競選期間的諸多承諾,包括終止多元、平等與包容(DEI)政策、加強驅逐非法移民、以及要求聯邦政府機構瘦身。
外交政策則延續「美國優先」理念,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及特定產業(鋼鋁業)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同時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及世界衛生組織(WHO)。
相較第一任期,川普此次展現出更強勁、更迅速的執行力,不僅透過行政命令擴充權力,更延攬高度忠誠的內閣成員,確保政策主張得以貫徹執行。
然而,川普的強勢作爲也遭遇諸多挑戰。多項行政命令面臨司法審查,例如取消在美出生公民權的命令即遭法院暫緩執行。在國會層面,民主黨領袖更揚言阻止政府效率部負責人馬斯克取得聯邦機構資料權限,並批評川普已逾越行政權力界限。
儘管如此,川普第二任期面臨的政治環境已有顯著轉變,川普在共和黨內部及大衆對其支持度明顯提升。即便川普提名部分內閣人選存爭議,然而參議院已通過多名內閣人選提名,這間接將使川普強化其對行政機構的掌控。衆議院議長Michael Johnson也積極推動大型減稅法案,展現國會對總統政策的支持。
根據最新民調顯示,川普就任三週後的整體支持率較八年前更高,7成受訪者認爲其正履行競選承諾。基於國會與民意的雙重支持,預期川普在第二任期將更有效地推進其政治議程。
本屆將看到川普政府採取更廣泛和迅速的行動,致力於政府瘦身並重塑美國經貿優勢。其首要任務是透過政府效率部(DOGE)大幅削減聯邦支出,爲其雄心勃勃的減稅計劃鋪路。
然而,根據選舉期間提出的減稅政見,預計所需資金高達4.6兆美元,單靠政府瘦身政策難以支應。因此,對外經貿改革成爲另一個重要支柱。本次川普經貿談判手法更加多元,首先從美墨加邊境協議可見,要求兩國強化邊境管制與聯合執法機制達成其移民政見。接着面對132個貿易伙伴中有67%對美課徵較高關稅的不對等現象,川普提出對等關稅政策(Reciprocal Tariff),爲美國重塑更公平的貿易環境。
最後則是藉由督促日本縮小美日貿易逆差,要求日本加大對美投資;透過減少貿易赤字、吸引製造業迴流及擴大外資投入,推動美國經濟持續成長,進而改善未來的債務償付能力,將是觀察川普第二任期施政表現的關鍵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