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搶出口」效應…8月減弱

大陸7月進出口數據雙雙優於市場預期。分析認爲,7月中國大陸優於預期的出口成績仍與「搶出口」現象有關,料8月搶出口效應減弱。

路透報導,7月出口額超過預期,因爲在美國針對轉運徵收更嚴厲的關稅之前,製造商充分利用北京和華盛頓之間脆弱的關稅休戰,向東南亞出口。

香港電臺報導,資深經濟學家林樵基表示,大陸7月進出口表現與貿易氣氛改善有關,隨着中美延長關稅休戰期限,估計海外買家爲年底節日繼續從大陸進口商品,未來兩個月付運期將較繁忙,且大陸未來數月出口數據或取得高單位數增長。

林樵基指出,大陸貿易伙伴逐步轉變,非美、非歐地方進口中國大陸商品增多,有利中國大陸長線貿易發展,中國與東南亞新興市場貿易關係愈來愈密切,預計大陸會繼續採取與非美、非歐地方簽訂貿易協議策略,分散風險。

界面新聞報導,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7月出口仍保持一定幅度正增長,主要是7月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到期後,關稅政策反覆多變,外部不確定性增大,驅動國際貿易中的「搶出口」現象發酵,低基期效應也在一定程度上對7月出口帶來支撐。2024年7月,美元計價的出口同比增長6.9%,增速較6月下降1.6個百分點。

王青認爲8月出口增速下行風險較大。主要原因是近期美國與一些國家達成貿易協議,關稅水平總體上較對等關稅「暫緩期」內有較大幅度提高,8月美國對其他未達成貿易協議國家確定的關稅水平也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