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效應 出口寫最強2月
美國關稅政策引發的廠商提前拉貨潮未歇,財政部表示,2月出口值413.1億美元,創歷年同月新高,寫下連16紅佳績。圖/美聯社
近一年我國出口表現
AI浪潮持續發效,美國關稅政策引發的廠商提前拉貨潮未歇,財政部7日公佈,2月出口值413.1億美元,創歷年同月新高、出現史上首見2月出口規模突破400億美元,年增率高達31.5%,寫下連16紅佳績。
財政部統計處處長蔡美娜表示,去年3月基期偏高,依預估的3月出口值414億~426億美元推算,較去年同期可能落在年減1%~年增2%,但就算年增翻黑也屬短期現象,「只是逗點、不是句點」。
蔡美娜還說,初估第一季出口規模值可上看1,214億~1,226億美元,年增則介於10%~11.2%,可望雙創歷年同季新高,出口「有史以來最好的第一季」有很高的機率達成,樂觀看待主計總處設定目標可順利達標。
她認爲,川普加徵關稅可能採分階式的前提下,預期對各國的衝擊可控,全球經濟成長可望平穩運行,加以人工智慧的典範轉移明朗化,主計總處因而上修全年出口成長值1.1個百分點至7.1%,並預估首季出口成長率可達10.2%。
蔡美娜表示,就前兩月出口值合計800.2億美元來看,可說「淡季不淡」,這種明顯不同於以往的外貿節奏,除導因於高效能運算商機,另一原因即是川普2.0造成的廠商提前拉貨效應延續,使得2月出口表現「遠比想像中好」。
分析主要貨類出口表現,蔡美娜指出,前兩月仍是「東山飄雨西山晴」,各貨類強弱分明,資通視聽產品和電子零組件出口持續暢旺,前兩月出口值各寫下同期最高和次高水準,1月資通出口值140.7億美元再破紀錄。
至於傳產貨類中以電機出口表現相對突出,主要是因爲美國近年推動復興製造業、電網升級,及資訊中心等,帶動相關電機產品出口;機械設備則因東協、日本和大陸市場半導體相關需求,前兩月出口也小幅成長。
財政部表示,中性看待美國關稅政策衍生的提前拉貨需求對後續出口的影響,至於臺積電赴美投資計劃因爲期程達數年,不會立即讓臺灣出口產生變化,且臺積電法說仍持續看好AI商機只是開始,可望持續挹注臺灣出口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