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評估柯文哲交保雖牽動白營權力結構 若在野續合衝擊2026、2028
綠營評估,柯文哲交保牽動白營權力結構,但若藍白持續合,2026選戰仍堪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臺北地方法院判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交保,最快下週一重獲自由。民進黨內對柯文哲交保效應看法不一,認爲對民進黨2026年地方選舉是利多、利空的看法都有,但共識是藍白若持續策略同盟,就算柯文哲交保效應把民衆黨變成一團亂,民進黨2026年選戰甚至是2028年大選,還是堪慮。
民進黨立委賴瑞隆表示,柯文哲若交保後,民衆黨會率先碰到「兩個太陽」問題,到底民衆黨主席黃國昌要不要把主席的位置交還給柯文哲;無論如何,柯是創黨主席,也被羈押了1年,還是在黨內有無可取代的影響力。
賴瑞隆指出,黃國昌是否甘於把所有主導權交還、黨內誰說了算、選舉提名策略由誰來主導、過去一年與國民黨的合作模式是否延續,以及柯文哲是否同意這樣的路線,這都在在考驗民衆黨。
民進黨人士表示,大罷免後給民進黨的最大選戰啓示在於,藍白合流的結構還沒有被攻破,甚至持續鞏固當中,這是很大警訊,面對2026「期中考」,如何改變藍白合流結構,民進黨必須好好思考,否則再一場大敗是很可能發生的。
民進黨人士指出,柯文哲交保後如何影響民衆黨,尚且是他黨事務,民進黨最關心的還是「藍白合」路線是否鬆動,但目前分析機會並不大,且藍白經過2024年未整合苦果,加上大罷免嚐到合作甜頭,放眼2026年選戰,要分化藍白恐怕有相當難度。
該人士說,既然認清了藍白合已非民進黨能裂解或置喙,寄望柯文哲交保效應帶來改變,並無助於事,只能做好操之在己項目,中央執政該加把勁,大家戴着鋼盔往前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