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配遣返引爆言論自由界線爭議 吳宗憲籲制定明確法規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質疑「言論自由的界線,究竟誰說了算」,如果「未明確規範界線」,政府就可以無限制審查,這時還選擇沉默,難保哪天我們不會成爲被審查的那一個,呼籲政府制定明確的紅線。(本報資料照片)
陸配亞亞等人因涉武統言論遭遣返後,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今排定「言論自由不在?界線誰說了算!國家介入特定政治言論之法律邊界」專題報告,國民黨立委、委員會召委吳宗憲坦言「言論自由的界線,究竟誰說了算?」,如果「未明確規範界線」,政府就可以無限制審查,這時還選擇沉默,難保哪天我們不會成爲被審查的那一個,呼籲政府制定明確的紅線。
吳宗憲指出,自己過去參加野百合學運,爲了爭取臺灣民主化,後來也參加廢除《刑法》100條的運動,爲了維護國人發表特定政治言論的權利,國家不應控制人民的「思想自由」,若沒有具體作強暴、脅迫之行爲,就不會成立內亂罪。
他說,鄭南榕先生帶起了對於言論自由的追求,所以當年自己才投入這些運動,但這不代表進步就因修法後而停歇了,如同楊照先生說的:鄭南榕一直到去世,始終主張沒有前提的「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或許那些從黨外走入體制當權的人變了,但自己追求自由的價值,至此不變。
吳宗憲表示,賴總統前天說「任何鼓吹剝奪臺灣人民自由,主張讓中華民國臺灣消失的倡議,都不是臺灣社會能夠接受的言論自由」,自己絕對同意賴總統講的話,覆巢之下無完卵,如果連國家都沒有了,我們又能去哪裡,所以講臺灣消失的言論絕對不被臺灣民意所接受。
「但到底怎樣的政治言論,會被政府用行政手段,甚或用司法手段加以管制」,吳宗憲直言,到底這條界線在哪裡,這是政府必須說清楚的,否則民衆動輒得咎、無所適從,不知道哪天提到臺獨或大陸的言論會被政府打壓,乾脆什麼都不講了,難道這就是政府的目的?
他指出,往大法官針對政治性言論揭示第445、644號解釋指出,國家不可以單純因爲集會遊行團體主張「共產主義或分裂國土」爲理由,來拒絕集會許可或限制該團體的設立,必須該主張所可能產生之弊害已達明顯而立即之危險程度時,方得加以限制,否則就是不當干涉人民發表政治性言論的自由,這樣的限制是違憲的。
吳宗憲坦言,如全世界捍衛言論自由者、對抗迫害,一定會提「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表達的權利」,但自己還是強調,如果今天要限制政治性言論,法規必須明確,而且言論必須達到明顯而立即的危險程度,才能加以限制,不是一句「國家安全」,就可以叫人民閉嘴,甚至剝奪工作權、家庭權。
他強調,臺灣怎麼會變成這樣兩極對立的社會,臺灣最引以爲傲的不就是對岸沒有的「自由民主」,什麼時候變成噤若寒蟬的模樣,我們現在已處在內憂外患的環境,賴總統身爲國家領袖,又是民進黨黨主席,更應該要團結人民,而非在內部找敵人,讓臺灣最美麗的人情味消失不見了,變成一個社會對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