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發電」逾5成!西班牙大停電揭風險 專家警告:臺灣也可能發生

▲西班牙於4月28日大規模停電,有學者認爲這與大量使用再生能源有關。(圖/路透)

記者林緯平/臺北報導

5月17日核三廠2號機停機,臺灣將正式進入「非核家園」,這是否會導致我國進入缺電危機?能源署統計,目前核電僅佔臺灣發電量3%。經濟部表示,今年陸續有多座大型燃氣機組將啓用,總裝置容量達4.813GW,加上再生能源,可確保未來供電無虞。

但專家認爲核電退場,大幅增加再生能源、天然氣來發電,不僅會導致供電系統不穩定,也讓發電成本增加。清華大學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李敏直言,「爲追求穩定、零碳排的電力,重啓核電在世界成爲一股新趨勢,連於2023年廢核的德國,都出現恢復核電的聲音。」

對此,有不少學者把4月底西班牙發生大停電的事件,視爲臺灣未來可能會碰到的狀況。此外,35年未發展核能的義大利,也決定重新「擁核」,以助達成淨零碳排的環境目標。

西班牙綠電佔比逾50% 凸顯電網韌性之重要

西班牙積極發展再生能源,規劃2035年前全面廢核,實現綠色轉型目標。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數據顯示,西班牙2023年起透過再生能源發電佔比達52.6%,以風電與太陽能爲主,同時燃煤發電佔比降至不到2%。然而,再生能源的間歇性問題與電網老舊暴露風險,2025年4月28日一場席捲西班牙、葡萄牙、法國南部的大停電,凸顯電力系統挑戰。

儘管這場停電原因仍未明朗,但專家推測與再生能源不穩定、基載電力不足及電網老化有關。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樑啓源分析,風電與太陽能受天候影響,當基載(如燃氣、核電)備援不足,電網頻率大幅波動可能引發崩潰,西班牙綠能發電佔比高,放大此風險。

清華大學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李敏說,電網中承載再生能源比例有限,高綠能供給難維持平衡,這限制跟電網狀態有很大關係。加上臺灣屬於獨立電網,相比歐洲國與國之間電網相互串接,顯得更爲脆弱,若未即時調整能源方針,未來臺灣很容易出現類似西班牙這次的停電狀況。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楊聰榮說,臺灣應該借鏡西班牙這次的停電事件,加速改善電網基礎建設、增強儲能能力,並在務實考量技術與現實的基礎上,討論先進能源技術的可能性,同時提升社會整體的電力應變能力與共識。

義大利棄核35年 宣佈引進新核電

義大利原有4座營運中的核電廠,但在車諾比核災後,於1987年舉辦公投選擇廢核,自1990年起,便沒有任何核電廠營運,35年未發展核電。此後,義大利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同時也仰賴進口天然氣發電。

鑑於近年天然氣價格劇烈波動,以及爲了達成淨零碳排的環境目標,義大利政府於2025年通過新法案,准許核電重新啓用。總理梅洛尼(Giorgina Meloni)表示,此法是強化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里程碑,待國會通過後,政府將頒佈支持能源發展的法令。能源部長弗拉特(Gilberto Fratin)透露,義大利核電重啓計劃預計於2027年底前執行。

弗拉丁指出,這項政策開啓了「新核電時代」,與過往核電計劃截然不同。他表示:「相較於傳統大型核電廠,義大利將專注於全新技術,涵蓋核融合研究及新一代小型核分裂電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