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明渭:鄉村振興路上的“硬核”擔當

“農忙幫幹活、農閒噓寒暖,危難關頭衝在前,這當過兵的後生就是不一樣!”在百色市田東縣那拔鎮那拔村,提起該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陸明渭,村民們無不豎起大拇指。這位90後村支書,以軍人的忠誠、勇氣與擔當,在鄉村振興的田野上續寫着新的人生華章。

退伍不褪色,勇當振興“領頭雁”

2010年,懷揣着“保家衛國”的夢想,陸明渭參軍入伍,成爲武警四川總隊某中隊一名戰士。在部隊的八年熔爐中,他淬鍊出過硬的政治素養和頑強的戰鬥作風,光榮入黨、擔任班長,多次獲嘉獎並於2018年被評爲“優秀士官”。2018年12月光榮退伍並回到家鄉工作。

2020年10月,村級組織換屆選舉中,這位受過部隊錘鍊、擁有一定學識的年輕人,以其可靠的品質獲得村民和老黨員的信任,高票當選那拔村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角色的轉變意味着責任的擔當。上任伊始,陸明渭便帶領村“兩委”班子馬不停蹄地入戶走訪,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他認真記錄羣衆訴求,迅速組織會議研究,推動了一批長期懸而未決問題的解決,贏得了羣衆的廣泛認可。

環境整治攻堅,擘畫美麗鄉村新畫卷

陸明渭甫一上任,就將目光鎖定在困擾村民已久的村容村貌問題上。針對圩日過後垃圾遍地、污水橫流、野廣告氾濫等“老大難”,他雷厲風行發起“三清三拆助力鄉村振興行動”。

他帶頭組建清潔鄉村志願服務隊,整合村“兩委”、村民小組長、公益崗人員、護林員、返鄉大學生、退役軍人等多方力量,定期開展環境整治行動,清理主幹道、掃除垃圾死角。同時,深入開展“敲門行動”,宣傳《村規民約》,倡導落實“門前三包”,引導村民共建共享美麗家園。

更見實效的是精準對接項目資源:積極協調百色巴馬機場高速二標,爭取40立方混凝土硬化中圩屯便民健身小廣場350平方米。利用中央和自治區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資金100萬元,在龍地屯、六魯屯建成排水排污管道1公里及污水處理設施2座。依託一事一議項目建成六魯屯籃球場和龍地屯便民小廣場。爭取革命老區項目,爲農貿街安裝40盞太陽能路燈。用活黨組織爲民辦實事經費5.5萬元,以龍地屯爲試點開展人居環境整治,修建微菜園,有力推進“千萬工程”。

如今的那拔村,舊貌換新顏。村民們樂呵呵地說:“垃圾亂扔少了,污水不見了,路也寬了硬了,走着心裡都舒坦!連在外打工的年輕人都想回來創業了!”

心繫鄉親冷暖,紓困解難顯初心

村容村貌改善後,陸明渭肩上的擔子未曾卸下,尤其記掛着留守老人、婦女兒童和困難羣衆的身影。他頻繁走訪困難家庭、參戰老兵,掌握他們的實際困難,及時伸出援手,積極協助申請困難幫扶、大病救助等,被羣衆親切地稱爲“比家人還貼心”。

2020年11月,龍地屯廖金才突發二氧化碳中毒,高昂的醫療費令其家陷入困境。陸明渭聞訊,立即組織村“兩委”幹部帶頭捐款,並號召龍地屯及周邊村民獻愛心。在他的感召下,大家通過現金捐贈和“輕鬆籌”平臺共籌集6萬元善款,解了廖家的燃眉之急。

龍地屯老黨員韋永籌家遭遇變故:兒子在外務工意外去世,兒媳改嫁,留下年幼孫輩與老人相依爲命。陸明渭遍訪發現後,迅速向上級反映情況,推動相關部門及時將這戶4口人納入A類低保和監測對象範圍,確保應保盡保、應納盡納。

危難時刻顯本色,見義勇爲寫擔當

“保一方平安是軍人和黨員義不容辭的責任!”陸明渭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做的。

2022年1月21日晚,正在陪家人購物的陸明渭接到鎮政府緊急電話:江濱疑似有人落水!他立即確認位置,飛奔向河邊取出手電筒,與同時趕到的民警會合。當時天色漆黑,落水者已漂至深水區,情勢萬分危急!陸明渭毫不猶豫脫掉外套,縱身躍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奮力將落水者救回岸邊。不顧自身疲憊和寒冷,他立即對落水者實施緊急救護,直到救護車抵達,爲挽救生命贏得了寶貴時間。

他的英勇行爲,在那個寒冬溫暖了整個田東。2022年4月,陸明渭被授予“田東縣見義勇爲先進個人”和百色市第一季度“身邊好人”稱號;獲評第五屆田東“最美芒鄉人”。

從“橄欖綠”到“駐村紅”,從戰士、輔警再到“兵支書”,儘管身份幾經轉變,陸明渭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七年來,他始終“退伍不褪色,換裝不換志”,以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爲引領,帶領那拔村“兩委”班子在鄉村振興、環境整治、文明創建一線奮勇當先、衝鋒在前,成爲推動基層善治、建設和美鄉村的中堅力量。(周章師、蒙寶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