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媽三子」挺過罷免! 藍營人士:盧秀燕親上火線穩住選情成關鍵

▲盧秀燕與廖偉翔、羅廷瑋、黃健豪。(圖/記者白珈陽攝)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24名國民黨立委罷免案今(26日)同步舉行,結果出爐,藍營以24:0「全壘打」守住每一席,讓喊得震天價響的「大罷免」成爲民進黨的政治失分。當中,外界特別關注的「盧媽三子」臺中選區的羅廷瑋、廖偉翔與黃健豪,也順利挺過這波罷免風暴。對臺中市長盧秀燕來說,這不僅是一場地方保衛戰,更爲她未來在藍營的上升之路鋪下關鍵一役。

「這三位新科立委能在大罷免中站穩,盧秀燕絕對是最大功臣。」東吳大學政治系兼任助理教授張元祥指出,羅廷瑋、廖偉翔與黃健豪都是首次進入國會的新兵,對問政節奏與地方經營都還在適應期,卻立刻面臨罷免壓力,風浪可謂空前。盧秀燕擔任市長之外,幾乎親自擔起了「政治導師」角色,從危機預警、戰略協調到幕僚資源調度,全程參與。

張元祥分析,盧秀燕的政治預判是精準的,當許多藍委對「大罷免」還半信半疑的時候,早在今年二月,盧秀燕就要臺中三子進行民意調查,瞭解市政、立委滿意度以及罷免的民意態度,不僅盧秀燕本人定期、不定期找三子開會溝通意見,進行戰略指導,是各縣市起步最早的。

據悉,盧秀燕在此段時間,也指派核心幕僚擔任與三子間的聯繫,包含「氣爆直播」「施壓醫院」「凍結育嬰預算」等危機事件,都能立刻止血,避免爭議繼續擴大。盧秀燕全程守護,讓三子從原本紊亂的腳步,到大罷免末期逐漸拉開反罷的優勢,盧秀燕靠着高滿意度的市政成績,以及精準的政治預判,完全扮演好「政治媽媽」的角色。

不過,盧秀燕的工作還沒完成,接下來還有8月23日江啓臣、楊瓊櫻、顏寬恆的罷免案,這三位雖然都是沙場老將,但是政治意義更爲重要,特別是「第二階段」罷免僅有七位藍委入列,每一個人承受的壓力絕對數倍於「第一階段」,盧秀燕要如何與三位老將搭配合作,顯然必須有另外一套運作模式。

不過,儘管第一階段,罷免戰役仍未結束,張元祥提醒,盧秀燕當然是國民黨2028重返執政的希望之一,也是下一屆國民黨主席熱門的人選,三子挺過大罷免當然是「面子之爭」,但是對盧秀燕而言,如果未來要更上一層樓,恐怕還將面臨三大考驗,其一,過去盧秀燕默默經營地方,儘量避開兩岸、國防、外交等重大政治爭議,但是未來如果盧秀燕要擔任下屆黨主席,這些敏感的問題恐怕都需要盧秀燕直接表態。

第二,如果盧秀燕擔任下屆黨主席,就必須承擔2026的提名、整合、資源以及選戰勝負,而且這是黨主席年底上任後就必須立刻面對的問題,恐怕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學習整理;最後,盧秀燕如果要成爲藍營2028年的共主,除了要處理藍白合作的「深水區」問題外,也必須面對民進黨撲天蓋地全面的檢視,2024殷鑑不遠。「國政思考深度」、「危機處理能力」、「個人形象魅力」仍是盧秀燕必須加強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