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流行「內推前任」新交友 讓前男友和閨蜜結婚!
▲大陸流行起推薦前任的新交友模式。(圖/CFP)
文/香港01
今年七夕,婚姻諮詢師汪羣羣在朋友圈刷到一則溫馨的動態:火紅的玫瑰、精美的禮物,配上甜美的笑容。發帖人是她的諮詢對象曉慧,去年與陳偉結婚,而陳偉正是曉慧閨蜜彤彤的前男友。這段因「內推前任」促成的佳緣,讓汪羣羣感觸頗深。她向陸媒表示,「內推前任」正成爲年輕人脫單自救的新方式,背後反映了對靠譜婚戀的渴望。
據《新聞晨報》報導,彤彤與陳偉的戀情始於親戚介紹。彤彤是上海本地人,211高校畢業,在中型企業擔任中層管理,氣質出衆。陳偉則是海歸博士,經濟條件優越,被認爲是彤彤的「相親天花板」。然而,兩人因年齡與生活背景差異,感情難以同步。彤彤屬焦慮型依戀人格,渴望更多關注;陳偉則是迴避型,習慣以沉默應對爭執,導致彤彤缺乏安全感。
在汪羣羣的諮詢中,兩人通過依戀關係測試認識到彼此的不合,選擇和平分手。但他們對彼此的人品仍高度認可。彤彤曾向閨蜜曉慧傾訴戀情細節,曉慧對陳偉的性格表示理解,並在彤彤的「內推」下與陳偉相識。一年後,陳偉與曉慧步入婚姻,彤彤也找到了更適合自己的伴侶。她表示,新男友雖不如陳偉條件出衆,但給予了她最需要的安全感。
汪羣羣分析,曉慧屬安全型依戀人格,能包容陳偉的迴避型特質,兩人更爲契合。她指出,「內推前任」並非心血來潮,而是年輕人對可靠婚戀資源的追求。在熟人圈中,前任的推薦如同「品質認證」,降低了情感投入的風險。彤彤的「內推」成功,正是因爲她對陳偉的瞭解與信任,爲曉慧提供了安全感。
在團區委的一場相親活動中,汪羣羣調研發現,許多年輕人對「內推前任」持開放態度。35歲白領茜妮表示,相親對象往往由不夠了解自己的親友介紹,匹配度低。而密友推薦的對象,因雙方都熟悉,成功率更高。29歲的紫儀也分享,她將人品可靠的前任推薦給他人,認爲這是對優質單身資源的合理利用。
社交媒體上,網友將可「內推」的前任歸類爲「人品可靠、家風良好、性格穩定」等類型,凸顯年輕人對穩定關係的看重。汪羣羣認爲,這種「三角互動」模式需要理性處理情感轉移,推薦者應坦然面對過去,與前任保持適當距離,並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
汪羣羣建議,參與「內推」的各方應以開放心態面對過去,坦誠溝通分手原因,併爲新關係設定清晰界限。單身者無需因推薦成功而焦慮,愛情與否不影響個人價值,適合的伴侶終會出現。
七夕期間,商場大屏幕滾動播放浪漫文案,映襯着年輕人對愛情的渴望。汪羣羣指出,「內推前任」只是尋求靠譜愛情的一種方式,真正的核心在於找到「無需認證的對的人」。愛情不是標籤匹配的考試,而是從相識到信任、從摩擦到包容的旅程。她鼓勵年輕人勇敢追愛,強強調七夕的熱度,體現了人們對愛的追求。最珍貴的,是找到那份讓心動的感覺。
【本文獲《香港01》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