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聯科技分紅後補流,境外和線上銷售佔比高,外協成品採購爲主

文:權衡財經iqhcj研究員 餘華豐

編:許輝

2月26日提交註冊的深圳市綠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綠聯科技)擬在創業板上市,保薦機構爲華泰聯合證券。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41,5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10.00%。公司此次擬投入募集資金15.04億元,用於產品研發及產業化建設項目、智能倉儲物流建設項目、總部運營中心及品牌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綠聯科技大額分紅後募資補流,高瓴錫恆數億元突擊入股;外協生產超75%,線上銷售爲主,境外銷售過半;線上銷售佔比高,電商平臺費用大幅上漲,研發費用率低;存貨高達8億元,佔流動資產曾過半;處罰不斷,曾出現部分產品抽查或檢測不合格、不符合國家標準。

大額分紅後募資補流,高瓴錫恆數億元突擊入股

公司前身爲綠聯有限。綠聯有限系由境內自然人股東張清森及陳俊靈於2012年3月16日共同出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爲人民幣100萬元,其中,張清森認繳出資人民幣70萬元,出資比例爲70%;陳俊靈認繳出資人民幣30萬元,出資比例爲30%。2021年6月,整體變更爲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4月29日,張清森將其持有的綠聯有限49.523108萬元註冊資本(對應持股比例爲3.7028%)以2億元的價格轉讓給高瓴錫恆;陳俊靈將其持有的綠聯有限24.779826萬元註冊資本(對應持股比例爲1.8528%)以1億元的價格轉讓給高瓴錫恆;2021年6月25日,公司向高瓴錫恆、深圳世橫、遠大方略、堅果核力定向發行1,333.6064萬股股票,每股價格22.4954元。其中,高瓴錫恆認購新增股本1,111.3387萬股;深圳世橫認購新增股本88.9071萬股;遠大方略認購新增股本66.6803萬股;堅果核力認購新增股本66.6803萬股。本次發行完成後,公司的註冊資本由25,338.5226萬元增加至26,672.1290萬元。

張清森爲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直接持有公司187,832,050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50.3019%,爲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陳俊靈持有公司72,023,350股股份,持股比例爲19.2880%。高瓴錫恆持有公司9.3740%的股份。綠聯諮詢、綠聯和順、和順二號、和順三號、和順四號、和順五號、和順六號、和順七號、和順八號爲公司員工持股平臺。

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公司擁有9家一級子公司(7家全資子公司和2家控股子公司)和5家二級子公司。一級子公司包括:綠聯工控、綠聯進出口、綠聯實業、東莞綠聯、綠聯數碼、美國綠聯、香港綠聯、海盈智聯、志澤科技;二級子公司是由香港綠聯控制的德國綠聯、日本綠聯,由志澤科技控制的惠州志澤,以及由香港綠聯和美國綠聯控制的印尼綠聯和印尼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此次募投項目中,產品研發及產業化建設項目預計總投資5.512億元,其中場地投入2.346億元,設備購置及安裝1.114億元,預備費3,460.27萬元,人員工資1.412億元,鋪底流動資金2,941.99萬元;智能倉儲物流建設項目總投資1.104億元,建設期3年。其中場地投入7,258.40萬元,設備購置及安裝1,814.00萬元,基本預備費907.24萬元,人員工資1,062.15萬元;總部運營中心及品牌建設項目預計總投資3.921億元,其中場地投入1.016億元,設備購置及安裝9,528.76萬元,基本預備費1,968.87萬元,人員工資9,051.50萬元,品牌建設投入8,500萬元。此外,公司計劃使用募集資金中的4.5億元來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2020年-2022年,綠聯科技現金分紅金額分別爲1.7億元、1.2億元和5974.56萬元,合計分紅金額爲3.5億元。先大額分紅再反道募資補流,綠聯科技可謂精妙。

外協生產超75%,線上銷售爲主,境外銷售過半

綠聯科技是全球科技消費電子知名品牌企業,主要從事3C消費電子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2020年-2023年1-6月,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爲27.378億元、34.463億元、38.393億元和21.213億元,淨利潤分別爲3.06億元、3.049億元、3.3億元和1.885億元。到了2023年整年,公司的營業收入爲48.03億元,淨利潤爲3.872億元。

公司產品主要涵蓋傳輸類、音視頻類、充電類、移動周邊類、存儲類五大系列。報告期內,公司傳輸類產品的銷售收入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爲36.79%、35.93%、34.05%和31.09%,報告期該系列產品業務收入佔比較爲穩定;音視頻類產品的銷售收入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爲28.14%、25.38%、23.60%和21.13%;充電類產品的銷售收入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爲20.52%、22.91%、25.61%和30.38%;移動周邊類產品的銷售收入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爲8.87%、9.66%、10.47%和9.53%;存儲類產品的銷售收入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爲4.37%、4.63%、4.83%和6.45%,報告期內該系列產品收入增長較快。

綠聯科技採用以外協成品採購爲主,自主生產爲輔的生產模式,報告期最近三年自主生產產品金額所佔比例約爲24%,外協生產佔比在75%以上。外協成品採購也必然帶來質量的不穩定,下文將詳細論述綠聯科技因產品不合格被投訴和處罰。

綠聯科技主要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實現全球化銷售,其中銷售模式以線上銷售爲主,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線上收入佔比分別爲82.35%、78.14%、75.98%和74.04%。

銷售區域方面,境內及境外市場銷售較爲均衡,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境內收入佔比分別爲52.62%、53.91%、55.09%和50.51%;公司境外收入佔當期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爲47.38%、46.09%、44.91%和49.49%。公司境外銷售業務主要以美元、歐元、英鎊、日元等作爲結算幣種,報告期內公司財務費用中的匯兌損失金額分別爲1,221.10萬元、926.14萬元、-28.38萬元和-410.79萬元。

報告期內,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爲38.10%、37.21%、37.38%和38.72%。公司的毛利率較穩定,與可比同行的平均毛利率相比,高上幾個點的範圍。

線上銷售佔比高,電商平臺費用大幅上漲,研發費用率低

報告期內,綠聯科技銷售費用分別爲4.525億元、5.827億元、6.655億元和3.937億元,銷售費用率分別爲16.53%、16.91%、17.33%和18.56%,高於可比同行均值9.52%、9.15%、9.74%和10.95%。

權衡財經iqhcj注意到,報告期內,公司通過線上電商平臺實現的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爲82.35%、78.14%、75.98%和74.04%,通過線上電商平臺實現的毛利佔主營業務的毛利比例分別爲88.48%、84.31%、81.94%和80.56%。

公司通過入駐亞馬遜、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開展線上B2C業務,公司在中國香港、美國、德國、日本、印度尼西亞均設立了子公司,終端消費者遍佈全球諸多國家或地區,不同國家政治經濟環境和經營環境各不相同。公司在經營過程中面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監管法規變化,稅收政策、產品強制認證、知識產權、隱私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及不正當競爭等諸多方面變化的影響。其中,亞馬遜平臺是公司主要的銷售渠道之一,該平臺銷售收入報告期內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2022年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達30.25%。

報告期內,平臺服務費分別爲1.915億元、2.336億元、2.281億元和1.363億元,佔各期線上B2C收入的比例分別爲10.12%、11.01%、10.34%和11.30%,佔銷售費用的比例分別爲42.31%、40.09%、34.28%和34.62%。

報告期各期,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爲9,512.70萬元、1.566億元、1.833億元和9,747.29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爲3.47%、4.54%、4.78%和4.59%。公司的研發費用率低於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值5.27%、5.06%、5.91%和7.13%。兩相對比,公司的研發投入還不如平臺服務費一項。

存貨高達8億元,佔流動資產曾過半

報告期內綠聯科技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爲5.433億元、7.262億元、7.394億元和8.299億元,佔公司流動資產比例分別爲56.34%、51.45%、41.56%和42.17%。公司存貨跌價準備餘額分別爲1,322.76萬元、3,637.05萬元、3,508.67萬元和3,241.49萬元。

由於存貨變現能力直接影響公司資金週轉情況,若公司因未能對採購量進行準確判斷或因產品競爭能力下降、市場環境變化導致出現銷售遲滯、存貨積壓,則可能會對公司的存貨變現

能力及財務狀況帶來不利影響。報告期內,公司部分存貨存儲在境外亞馬遜各地倉庫,並由亞馬遜提供倉儲管理、物流配送等服務,亞馬遜需承擔相應商品的損失或損害的賠償義務;公司其餘存貨主要包括存放在境內自有倉庫、境內外其他電商平臺倉的庫存商品,以及發出商品和在途物資。若公司的存貨管理不善,出現毀損、丟失等情況,將直接影響公司銷售情況,進而對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另一方面,若公司部分存貨出現銷售遲滯和存貨週轉不暢,而公司未能有效應對,則可能出現存貨跌價的風險。

深圳市湘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爲公司常年的第一大外協工廠,報告期各期公司向其採購額度均過2億元。2019年還有309人蔘保,2020年-2022年參保人數已爲0人。該外協投資有兩家公司深圳市湘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湘達供應鏈有限公司,前者2019年成立,後者2022年成立,前者參保人數爲一直爲2人,後者無參保,且有經營異常記錄。

2020年10月16日,應深圳市九昇昌電子有限公司的申請,法院對志澤科技強制執行與前者的買賣合同糾紛。

處罰不斷,曾出現部分產品抽查或檢測不合格、不符合國家標準

2020年10月29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華監管局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深市監華罰字[2020]稽114號),公司生產銷售的PB132綠聯移動電源(20000mAh)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涉案產品貨值31,255元,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華監管局責令公司停止生產、銷售涉案產品,並沒收違法所得2,099.16元、罰款93,765.00元,公司已繳納了該罰款。

2022年12月有消費者投訴稱公司在京江銷售的數據線發生自燃,並發現此數據線有多個自燃的案例,京東還能讓這種商品售賣?

因綠聯科技於2019年7月18日在天貓經營店鋪“綠聯數碼旗艦店”上架型號爲70559的數據線產品,設定基礎價格爲29.00元,基礎成交價爲19.90元。綠聯科技設定了29.00元的價格卻從未以此價格進行銷售,而是在此基礎上以優惠名義進行折扣,誘導消費者與其進行交易,屬於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行爲。根據價格法規定,2021年11月22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華監管局責令綠聯科技立即整改,並沒收違法所得6,986.80元、罰款6,986.80元,公司已繳納了該罰款。

儘管如此,黑貓投訴網2023年10月仍有這類的投訴,同款商品兩種價格,欺騙消費者。

2019年12月24日,深圳市龍華區衛生健康局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201911004377-01號,志澤科技2019年5月17日至2019年12月24日未按照規定對工作場所進行職業危害因素檢測、評價,處以警告的行政處罰,同時責令於2020年2月24日前改正違法行爲。

報告期內,公司存在部分產品抽查或檢測不合格、不符合國家標準的情形,分別於2020年11月、2021年8月、2022年3月被下架要求整改。

到了2024年1月12日,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網站公告綠聯科技銷售USB-C智能充電器20W案,處以罰款;沒收違法所得,罰款3375元;沒收違法所得311元。

註冊制下,IPO企業更應該注重信披質量,其經營指標能否滿足上市要求,後續的可持續經營狀況,行文有限,權衡財經iqhcj無法一一指明,本文僅爲權衡財經iqhcj提醒利益相關方投資者更應關注的企業風險所在,不作全面的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