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靠內需補出口 經部:4月見真章

3月外銷訂單中,中國大陸及香港訂單金額105.3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5.3%,其中電子產品減少4.7億美元、減7.7%較多,第一季則爲293億美元,年減0.9%。

經濟部統計處處長黃於玲表示,中國大陸3月訂單年減5.9億美元,最大因素爲電子產品訂單減少,不過,主因爲某IC設計廠商遇到新舊商品的交替期,因此減少接單。

黃於玲指出,中國大陸接單會不會再往下掉,還有待觀察,但可想而知,4月份受關稅戰升溫影響,對中國大陸是嚴峻的挑戰,出口部分會受限;相對的,中國大陸亦提出相關政策,刺激內需。

黃於玲進一步表示,中國大陸4月份經濟雖會有困難,不過主攻中國大陸市場的臺商,部分來自內需產業,因此實際狀況還是要根據廠商回報來觀察。

2025年3月外銷訂單仍以美國爲最大接單地區,金額188.5億元,創歷年同月新高,年增30.7%,佔比35.5%。另外,東協接單金額88.3億美元,年增26.3%,亦爲歷史同月新高,主要皆爲電子產品需求增加。第一季美國外銷訂單金額516.6億美元,年增22.3%;東協單季273.2億美元,年增23.9%。

歐洲方面,訂單68.5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8.3%,以資訊通信產品減少3.6億美元、減9.9%較多;第一季總計金額196.4億美元,年減2.2%。

來自日本的外銷訂單27.6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21.9%,以其他產品、如遊戲機等增加2.5億美元、年增105.2%,以及資訊通信增加2.0億美元、年增37.8%較多;第一季共計75.1億美元,年增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