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禁止阿茲海默症手術 衛健委:缺乏醫學證據!

▲大陸禁止將LVA手術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示意圖/CFP)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國家衛健委8日宣佈,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茲海默症治療。

衛健委表示,衛健委組織專家對該技術進行評估,評估認爲該技術處於臨牀研究早期探索階段,適應證及禁忌證尚不明確,安全性、有效性缺乏高質量循證醫學證據支撐。

衛健委指出,根據《醫療技術臨牀應用管理辦法》(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令第1號)有關規定,決定禁止將LVA應用於阿茲海默症治療。

衛生健委要求,地方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督促轄區內醫療機構停止將該手術用於阿茲海默症治療,並做好有關患者的隨訪服務等工作。同時,在該技術具備充分相關臨牀前研究證據後,指導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加強臨牀研究設計,在倫理委員會充分論證的前提下,科學、規範開展臨牀研究。

衛生健委強調,在通知印發後仍使用該技術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機構和人員,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將依據《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技術臨牀應用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對其予以嚴肅處理。

隨着高齡化加速,大陸阿茲海默症患者近千萬。公開資料顯示,此前「手術治療阿茲海默症」的熱度居高不下,多家三甲醫院皆進行該手術,引發醫學界討論。

LVA是將頸部深層淋巴管或淋巴結與鄰近的靜脈進行吻合的手術,最初用於治療淋巴水腫,2018年大陸開始有醫師嘗試將其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

根據《中國新聞週刊》報導,大陸某知名三甲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王亮表示,LVA的最大問題是缺乏足夠的臨牀證據來證明其安全性、有效性,理論上,進行任何一項新手術之前,都需要經過動物實驗和大規模的隨機對照臨牀試驗,積累足夠多的安全性、有效性數據,「相關數據需要公開發表,不是自己通過幾例個案就說手術有效。」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某神經外科醫生指出,當前醫院進行的LVA屬於臨牀試驗,且要收取3、4萬元人民幣的費用,也就是「收費的臨牀試驗」;但按照相關規定,臨牀試驗不應收費。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神經科學系副教授武成彪更直言,目前阿茲海默症的真正病因並未明晰,「據我瞭解,美國的同行應該沒有人在做LVA治療AD的臨牀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