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今年通膨目標 恐降至2%

大陸全國兩會將在下週登場,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將公佈今年經濟數據目標。由於今年初地方兩會上,多數省分已將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漲幅目標下調至百分之二左右,陸媒分析,預計全國CPI增長目標也將同步下調至這一水平。這可能是大陸自二○○四年以來通膨目標首次低於百分之三,顯示大陸仍深陷內需不足,籠罩在通縮陰霾之下。

上海第一財經報導,由於各省分物價目標通常與全國目標大致保持一致,這或預示着三月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全國CPI漲幅目標也將下調至百分之二左右。過去兩年,大陸全年CPI年增皆僅百分之○點二,遠低於官方年初設定的「百分之三左右」增速目標,持續在低點徘徊。

報導引述多名專家指出,當前物價水準持續偏低是宏觀經濟面臨的突出問題,不過,CPI成長目標下調至「約百分之二」是更務實也更具可操作性的做法。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認爲,這既是當前物價低迷壓力的直接體現,也反映了促進物價合理回升的迫切性。

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提到,近年來,大陸出現價量背離的現象,即GDP成長目標達成,但物價未能同步上升。主要原因包括疫情後的補貼政策在某些產業使價格訊號失靈,以及部分企業採取以價換量的策略。因此,可能需要透過超常規措施來推動價格回升,實現量價協調。

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分析,二○二一年以來房地產行業的持續萎縮是物價低迷的深層原因,他建議,貨幣和財政政策應將房地產行業的穩定與出清作爲重要政策目標。在擴大消費上,應推動部分產能過剩領域的出清,優化產業結構,也應加大對弱勢羣體的補貼力度,提高其消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