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捷點評蔡英文罷免表態文:我看了2小時 沒仇恨標籤卻一錘定音

▲網紅補教名師呂捷。(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陶本和/臺北報導

在罷免團體、臺派支持者千呼萬喚下,前總統蔡英文昨天深夜,針對7月26日大罷免首波投票,透過社羣媒體表態,一個晚上吸引破15萬贊。對此,補教名師呂捷24日表示,短短7行、160多個字,他看了2個小時。他說,蔡英文展現出卸任領導人的高度,用「感謝」、「公民課」、「實踐民主」,把一場可能充滿對立情緒的罷免行動,轉化成一堂臺灣人共同參與的民主課程。

蔡英文在其短短的發文中表示,最近在各地發起的罷免行動,是一場公民運動。我要謝謝所有公民團體,爲了國家、爲了民主,各位在家庭、工作與街頭的活動中奔波,真的辛苦了。

蔡英文指出,謝謝大家喚醒了身邊的許多人,共同參與這堂珍貴的公民課。各位的行動更證明了,臺灣的民主不是空泛的口號,而是每一個人民的日常實踐,展現了臺灣人民的韌性,「7月26日,作爲一個公民,我會去投票,表達我對公民團體的感謝,謝謝大家一路以來的努力」。

▲前總統蔡英文。(圖/翻攝蔡英文臉書)

對於蔡英文的發文,呂捷點評表示,短短七行字,他看了兩個小時,只有一百六十幾個字,卻展現出一位卸任領導人的高度。他說,蔡英文沒有點名任何一位立委,卻讓所有關心臺灣民主的人都明白,她站在行動者這一邊。

呂捷說,蔡英文用「感謝」、「公民課」、「實踐民主」,把一場原本可能充滿對立情緒的罷免行動,轉化成一堂臺灣人共同參與的民主課程,「這不是動員,而是肯定;這不是喊話,而是授權」。

呂捷逐一分析,蔡英文說「民主不是政黨的專利,而是人民的日常。」這種說法,沒有仇恨、沒有標籤,卻如定海神針、一錘定音。

在蔡英文的文末寫道「我會去投票,表達我對公民團體的感謝。」呂捷認爲,這不是順口一提,而是一記溫柔的詢問「一起吧!」

呂捷說,在這個時代,願意挺身而出的人值得鼓勵,而願意以仰視的角度看待人民行動的政治人物,更值得敬佩。他說,我們走過戒嚴,走過政黨輪替,現在卻被迫走到了「對立的泥沼」。

呂捷表示,每一張罷免票不論贊成還是反對,都讓政黨、政治人物往後不敢忽視民意的力量。他說,願臺灣,永遠有人爲孤獨前行的人點燈,願民主,永遠是人民自己的選擇,「民主會失敗,但不可逆;溫柔的力量勝過嘶吼咆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