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建德嗆北市石崇良緩頰 北市府反問:是否協助澄清、道歉

準衛福部長石崇良。本報資料照片

臺北市府與衛福部次長呂建德,因長照議題互槓,準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出面緩頰「還是需要肯定地方的努力」盼地方中央一起檢討強化;但北市府今再批呂建德造謠傷害基層公務人員,並反問石崇良「是否要出來協助澄清跟道歉」

呂建德失言風波不斷,先前在大罷免失利後,曾在臉書撰文稱「剿匪也非一次成功」挨轟,石崇良在行政院宣佈他接任衛福部長後,接受媒體採訪,被問及衛福部次長屢次失言時,還替呂建德及批評基層醫師「小腦袋」的衛福部次長林靜儀緩頰,認爲「每個人都有失言的時候」,連他自己也曾因「萬華是疫情破口」說法挨批,併爲此再度道歉,沒想到還沒正式上任,又再次出面爲呂緩頰。

北市副發言人蔡畹鎣今指出,呂次長堂堂一箇中央官員,竟然連面對自己說錯的事實都不敢、已經公開澄清過的內容,還拿出來造謠抹黑;呂次長明知自己「稽查」一事罵錯、有機會公開講清楚,反而在有機會發言時,轉移焦點大談一個無關的議題,請問中央部會的官箴在哪裡?

蔡畹鎣反問石崇良準部長,中央官員應該這樣沒事引戰嗎?次長的行爲符合部長「中央地方合作關係」的標準嗎?石部長是否認同呂次長代表部內立場,批評臺南高雄嘉義屏東等發敬老金的地方政府?

北市衛生局也表示,中央一致性的算法,忽視了臺北市市民在人口結構、平均餘命等的差異需求,高估了臺北市的失能人口,對臺北市是不公平的;呼籲中央瞭解各地差異性,不宜死守單一指標以偏概全,有助於中央地方的夥伴關係共同合作。

衛生局指出,北市除了配合中央長照2.0外,更發展社區復健、家庭照顧者支持、關懷據點等多元方案,並依照市民長照需求,以民衆最有感的「照顧替代率」,反映真實長照服務成果。

衛生局表示,北市計算照顧替代率,分子包括長照項目、家照、社區復健、外籍看護、社區據點及身障機構(不含安養),對象皆爲失能者,故無需調整分母。另外,健康促進等方案係爲減少分母的失能人數,並未計入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