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洋經濟規模破10兆人民幣 產業門類全球最齊全

規模大勢頭好陸成海洋產業門類最齊全國家之一 。圖爲南海二號鑽井平臺在惠州19-6油田海域進行鑽探作業。(新華社發╱中國海油提供)

規模大勢頭好陸成海洋產業門類最齊全國家之一 。圖爲福建省連江黃岐半島海域海投國家級海洋牧場一角。(新華社)

規模大勢頭好陸成海洋產業門類最齊全國家之一 。圖爲山東省榮成市愛倫灣海洋牧場海帶養殖區,漁民駕駛舢板採收海帶。(新華社)

規模大勢頭好陸成海洋產業門類最齊全國家之一 。圖爲停靠在紐西蘭利特爾頓港的雪龍2號。。(新華社)

中新網10日報導,中國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舉行「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畫」系列主題記者會,大陸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孫書賢以「突破」「齊全」「創新」、「共贏」四個關鍵詞概括「十四五」大陸海洋經濟發展的成效。強調規模大、勢頭好,大陸已經成爲舉世海洋產業門類最齊全國家之一。

孫書賢提出,關鍵詞第一組是「突破」。海洋生產總值已經突破10兆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臺幣42.58兆元),2024年,廣東省海洋生產總值首次突破2兆元,深圳、上海、青島等現代海洋城市的海洋功能優勢不斷增強;福州、廈門等示範區圍繞海洋資源配置、金融創新、生態保護積極探索發展路徑,發揮重要引領作用。2024年大陸海洋生產總值比「十三五」末增長34%,佔大陸生產總值7.8%,海洋經濟已成爲國民經濟穩增長重要力量。

二是「齊全」。大陸已成爲海洋產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之一,大陸已經擁有全部15個主要海洋產業,15個主要海洋產業都是規模大、勢頭好,比如海洋水產品總產量已經連續36年穩居世界第一,餐桌上海產品越來越多,藍色糧倉建設成效顯著。海洋油氣成爲增儲上產主力,2024年海洋原油增量佔大陸原油增量70%以上。海空裝備市佔率2024年佔全球50%以上,海水淡化工程規模已超過每天290萬噸,其中天津濱海新區已建成大陸首條全國產的海水淡化生產線。

大陸的海洋藥物研發能力也已經躋身世界前列,自主研發海洋藥物佔全球已上市品類28%,其中廈門市已上市全球純度最高的氨糖藥品。海洋能技術裝備進入世界第一方陣,浙江舟山兆瓦級潮流能發電機組連續併網時間和發電量均居世界前列。海運量和貨櫃輸送量佔全球的1/3,海洋旅遊2024年產業增加值達1.6兆,郵輪旅遊、海洋研學熱度高漲。

三是「創新」。科技創新成爲海洋經濟發展第一動能,大陸首艘排水量達4萬2600噸,鑽深達1萬1000米的「夢想號」正式服役,綜合鑽探性能全球領先。建成全球首座10萬噸級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愛達·魔都號」郵輪、「海油觀瀾號」浮式風電、「奮鬥者號」深潛器等相繼建成使用。全潛式深遠海養殖「深藍一號」,大型養殖工船「國信一號」交付使用,全球首座波浪能養殖平臺「澎湖號」持續穩定運行。

四是「共贏」。藍色經濟已成爲合作共贏新領域,與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藍色經濟合作協定,建立30多個區域或雙多邊合作中心,實施100多項「小而美」務實合作專案,與東南亞國家開展海藻綜合利用項目,爲當地減貧發揮積極作用。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等重要平臺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大陸海運航線和服務網路遍佈全球,2024年海運出口額達27.5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