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館接待未成年人入住要五必須,公安部公佈5起解救未成年人案例
新京報訊(記者劉洋)覈實入住信息時發現拐賣兒童線索,及時找回離家出走的孩子……日前,公安部新聞傳媒中心官方賬號發佈落實旅館經營者接待未成年人入住“五必須”的五大典型案例。據介紹,2024年,全國旅館報備未成年人入住4200餘萬人次,公安機關覈查可疑情況52.2萬次,有效維護了廣大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安管理處罰法》《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此前,公安部對旅館經營者接待未成年人入住提出“五個必須”要求,其中包括必須檢查入住未成年人身份、必須詢問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聯繫方式、必須詢問同住人員身份關係等情況、必須加強安全巡查和訪客管理、必須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可疑情況。
公安部此次公佈的5起典型案例便是推進落實“五必須”要求中及時解決的涉未成年人案件。據介紹,其中兩起案例發生在黑龍江,2024年7月,黑龍江省五常市某賓館接待1名未成年男孩入住時,前臺工作人員按要求進行詢問,但該男孩拒絕提供監護人聯繫方式,工作人員立即將該情況報告公安機關。經公安民警現場瞭解,男孩系與家長鬧矛盾後,準備入住酒店自殺。後經民警耐心開導勸解,男孩最終放棄輕生念頭,並由其父母將其接回家中。
同年9月,3名成年人攜1名女嬰入住哈爾濱市道外區某酒店,酒店前臺工作人員按要求覈實入住信息,由於對方無法提供女嬰的身份證明,酒店前臺工作人員及時將情況報告公安機關。經公安民警現場覈查,初步判定該女嬰系被拐賣。公安機關將女嬰安全解救後,進一步順線追蹤,成功破獲一起拐賣兒童案件。
在另一起案例中,2024年6月,上海市寶山區某賓館接待2名外省未成年男孩辦理入住時,按要求,詢問兩名男孩監護人聯繫方式,但兩人拒絕提供,賓館工作人員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經民警現場瞭解,2名男孩系與父母吵架後結伴離家出走,隨後,民警聯繫家長將2人接回。
同年4月,1名男子與1名未成年女孩半小時內先後前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步行街周邊三家旅館辦理住宿,前臺工作人員按要求,詢問女孩監護人聯繫方式及兩人身份關係,因未成年人無法提供監護人聯繫方式,三家旅館均未接待入住,並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告可疑情況。經民警現場覈查,2人系網友關係。隨後,民警對該男子進行了批評教育和法治教育,女孩安全返家。
2024年5月,在福建省廈門,1名未成年男孩到某酒店辦理入住,前臺工作人員按要求詢問登記男孩監護人信息,同時發現男孩行爲可疑,便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經公安民警現場覈查,發現男孩攜帶可疑設備,並根據該線索研判深挖,成功抓獲3名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