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股創十年新高!滬深兩市成交超11兆元 史上第三高

大陸A股三大股指18日集體跳空高開,滬指更是站上3700點之上。其中,滬市和深市成交人民幣2兆7,641億元(下同,約新臺幣11.5兆元),爲歷史第三高。(本報資料照,記者林宸誼/攝影)

大陸A股三大股指18日集體跳空高開,滬指更是站上3700點之上。其中,滬市和深市成交人民幣2兆7,641億元(下同,約新臺幣11.5兆元),爲歷史第三高。

澎湃新聞指出,18日早盤滬深兩市高歌猛進,滬指更是突破2021年新高後創出10年來新高。午後在獲利盤拋壓下,兩市出現一波下跌,但尾盤反抽漲幅重新擴大。截至收盤,滬指漲0.85%,報3728.03點;科創50指數漲2.14%,報1124.82點;深證成指漲1.73%,報11835.57點;創業板指漲2.84%,報26062點。

Wind數據統計顯示,滬深兩市及北交所共4034家上漲,1220家下跌,平盤有165家。而滬深成交2兆7,641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2兆2,446億元增加5,195億元,爲歷史第三高。

港媒《信報》引述外電指,蓮華資產管理首席投資官兼管理合夥人洪灝在報告指,A股小微盤股指數較大型股的相對錶現已接近或達到前期高點,正在這些水平遭遇阻力。不過,在大陸經濟放緩下,股市仍可能上漲,關鍵在於宏觀政策如何應對。

他認爲,民間信貸萎縮對大陸經濟並非是好消息,大陸央行(中國人民銀行)維護市場上升趨勢的意圖十分明顯。房地產復甦尚無跡象,而股市上漲能在一定程度上紓緩房地產下滑的壓力。上次民間信貸萎縮發生在2005年,隨後迎來一輪大牛市。

不過,洪灝稱,對於大陸股市是否進入牛市仍存爭議,主要指數接近去年高位,部分散戶已願意平倉離場。大陸券商看好的聲音愈來愈高,但由於監管等原因,他們長期是「多頭」。

興業證券同樣指,此輪市場的上漲並不在於宏觀經濟預期的上修,背後更重要的是政策託底下,新動能的持續顯現,帶動市場信心活化、增量資金入市不斷形成合力。市場調整比較在於連續上漲之後,市場需要一個階段性休息的窗口,近期大陸國內外政策的落實只是提供一個契機。整體而言,支撐先前市場上漲的三個核心邏輯:政策底線思維、新動能亮點涌現、增量資金入市,均未出現任何變化。

中信建投認爲,後續A股市場走勢或將延續中期慢牛格局。外部條件無顯著利空,關稅博弈及地緣衝突出現部分緩和,美國聯準會降息預期升溫。儘管情緒指標顯示局部過熱但尚未達到顯著全面過熱,市場仍保持進三退二特徵。整體看,市場目前還達不到看空條件,行情後續演化可能有二:市場回調整固,放慢上漲節奏,市場慢牛格局有望延續;市場加速趕頂,或因交易過熱或交易結構惡化出現大幅回調,導致此輪慢牛行情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