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強漲 滬指創十年新高、滬深兩市成交量衝10.6兆元

盤中傳出輝達H20晶片停產消息後,有「陸版輝達」之稱的寒武紀一口氣大漲20%至人民幣1,243元的歷史新高。(中新社)

大陸A股昨(22)日開高走高,滬指大漲1.45%站上3,800點整數關卡,續創十年新高,主因盤中傳出輝達H20晶片停產消息後,「陸版輝達」之稱的寒武紀一口氣大漲20%至人民幣1,243元(約新臺幣5,307元)的歷史新高,並帶動中芯國際等半導體類股大漲。

A股滬指昨收3,825點,深成指上漲2.07%,收12,166點,滬深兩市成交量高達人民幣2.5兆元(約新臺幣10.6兆元),已連續八天成交量超過人民幣2兆元(約新臺幣8.5兆元),創下歷史紀錄。

澎湃新聞報導,從類股上看,半導體大幅飆漲,寒武紀、中芯國際、海光信息、芯源微、盛科通信等十多檔漲停板或漲超過10%,尤其在上海科創板上市的寒武紀,攻上漲停板20%,創造市值人民幣5,200億元(約新臺幣2.2兆元)的歷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A股中的電子類股市值昨天來到人民幣11.5兆元,首度超過銀行類股,反應大陸股市以科技爲先鋒的新經濟已超越以銀行爲代表的傳統經濟,大陸A股的上漲引擎可能會向美股看齊,也就是以科技巨頭爲主的上漲模式。

財信證券分析,A股三大指數均站上五日均線之上,全市場成交金額維持在人民幣2.5兆元水準,反映出當前市場承接動能依然較強,大盤繼續處於震盪上行趨勢之中,但部分資金存在高低切換需求。

中原證券指出,美國聯準會9月降息預期升溫,美元走弱有利於外資迴流A股,中長期來看,大陸居民儲蓄轉移、政策紅利釋放及盈利週期回升三大動力依然穩固,A股市場中期慢漲格局將延續。居民儲蓄正在加速向資本市場轉移,形成持續的增量資金來源。2025年A股上市公司整體盈利增速預期由負轉正,結束先前連續四年的下滑趨勢,其中科技創新領域盈利彈性最爲顯著。

浙商證券認爲,上海科創板自今年6月以來進入主升段,主升段也是牛市主要上漲階段,核心驅動在於AI和創新藥的產業景氣提升,進一步借鑑創業板歷史,結合盈利釋放階段、股價上漲位置、基金配置水平等指標,科創板整體處於主升段的初級階段,類似於2013年第3季附近。同時,基金配置比例也顯示,科創板當前配置水平接近創業板牛市初期,具備繼續上行潛力。

延伸閱讀

VIP/全球 AI 股重挫、上證指數跌少漲多 大陸 A 股爲何迎來一枝獨秀的牛市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