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Fed降息預期帶動 上證指數創十年新高

美國總統川普持續對聯準會施壓,並嘗試罷免理事庫克(Lisa Cook),促進市場的降息預期。現時美國約36兆債務中近18%爲不足一年的票據,整體平均到期年期不足6年,淨利息支出佔政府總支出的14%。降息對美國財政狀況有利,但政府施壓威脅到聯準會獨立性,同時也增加通膨上升的風險。

美國國債殖利率曲線陡峭化,市場對聯準會獨立性存疑及擔憂長期通膨走勢。然而,降息預期對估值及保證金成本是利好,儘管存在不確定因素,市場風險情緒仍推動股價上行。上週美股三大指數全面上漲,並在盤中或收市先後創下歷史新高。受投資氣氛帶動,美股11個類股之中,只有相對保守的必需消費、公用事業、醫療保健是下跌的行業。

重磅股輝達公佈上季業績,業績優於預期但對下季展望平淡,公佈業績後股價下跌逾3%,然而在之後的交易日已收復部份失地。

市場相對未有重視對聯準會獨立性及長期通膨風險,整體孳息曲線下滑,獨立性的影響反映在長年期債,加上經濟狀況未有引起憂慮,長年期債息跌幅較低,形成孳息曲線變陡的情形。不過,長債利率敏感度較高,長債表現相對亮麗,整體債市也錄得不錯的升幅。

中國大陸方面,7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年減1.5%,降幅較6月收窄2.8個百分點。製造業利潤增速達6.8%,較6月加快5.4個百分點;當中高技術製造業利潤由6月的年減0.9%躍升至年增18.9%,爲工業利潤恢復的主要動力。政策驅動下,電子電工機械專用設備製造增87.9%,計算機整機制造業增長124.2%,顯示「兩新」政策成效顯著。私營及中小企業利潤轉正,私營企業增長2.6%,中型、小型企業分別增1.8%與0.5%,整體工業經濟改善的情況。

至於股市表現方面,上證指數週內最高達到3,888點,繼續刷新十年新高表現。部分由於中國本地資金持續有「追逐風險」跡象,中國7月份M1和M2增速的負差距「剪刀差」收窄,顯示中國資金流動性改善,中國10年期政府債殖利率從1.6%回升至1.7%,資金離開相對保守的固定收益資產。 資本重新流入股市,推動了上證指數的估值升至14.9倍本益比,惟市場對企業盈利的預測仍未上調。然而,在隨着股市重拾動力,財富效應下有望帶動消費上升,若中國居民擺脫不願消費的陰影,經濟有望進入正循環,同時中國消費股也有望持續受惠,但要維持指數表現,最終仍需要市場預期整體經濟改善,盈利預測上調所支持。

事實上,在政策端亦不斷推出改善市場預期的方案,例如,隨着科技發展,中國政府推動「人工智慧+」意見,針對多行業,融入智慧技術以提升生產力及技術突破,推動高質發展。另外,針對不同行業的高壓競爭情況,推動「反內卷」,遏制惡性價格戰和無序擴張,將可提升整體企業的營運效益,有利於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提升經濟效益。在政策的推動下,可爲經濟增長提供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