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復徵34項農產品關稅 臺商:不能一邊靠讓利一邊抗中
大陸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廈門臺協榮譽會長吳家瑩提到,在政治緊張、民間熱絡下,大陸現在對臺政策呈現一個「切割」的情況。記者陳政錄/攝影
大陸昨宣佈,將自25日起,對臺灣34項農漁產品復徵進口關稅,在19日舉辦的京臺科技論壇上,臺商受訪坦言,民進黨應正視此問題,不能一邊依靠大陸讓利,獲取兩岸貿易的出超,卻又在政治上抗中、反中,破壞兩岸交流,呼籲相關單位應坐下來談,思考兩岸融合發展的正面意義。
昨晚,大陸財政部昨晚突發布公告,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以臺灣單方面對大陸產品出口採取歧視性的禁止、限制等措施爲由,宣佈自25起,停止執行對原產於臺灣的鮮水果、蔬菜、水產品等34項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政策。大陸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隨後對此表達強烈支持。
對此,19日上午於北京舉辦的第27屆京臺科技論壇期間,大陸全國臺企聯總會長李政宏受訪表示,長期以來,大陸對臺讓利,但近年發起對臺貿易壁壘調查後,臺灣方面沒有做出適當迴應,相向開放大陸產品也能銷往臺灣,以至陸方停止關稅豁免成爲必然結果。
李政宏認爲,民進黨應正視這個問題,不能一邊依靠大陸讓利,獲取兩岸貿易的出超,卻又在政治上抗中、反中,破壞兩岸交流。
他舉例,大陸的證監會、證交所、各大銀行等機構,都有提供臺灣青年很好的實習機會,卻常常遭到臺灣方面的阻撓;在宗教領域,臺灣許多宗教信仰源自大陸,但陸委會竟稱宗教變成「統戰工具」,抹煞兩岸人民之間的情感,這是不可取的。作爲臺商,他希望兩岸能回到正軌、正常交往。
大陸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廈門臺協榮譽會長吳家瑩直言,他在大陸生活創業30年,看到近年來的情形,「我覺得是蠻遺憾的」,也對兩岸交流現況感到擔憂,因爲蔡政府、賴政府均堅持不承認「九二共識」,必然造成兩岸關係緊張,影響兩岸經貿往來。
吳家瑩補充,在政治緊張、民間熱絡下,大陸現在對臺政策呈現一個「切割」的情況,對認同大陸的臺商、臺胞釋放善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轉變,因此,臺灣政府應好好思考兩岸融合發展的正面意義,包括當年ECFA是怎麼形成的。
吳家瑩認爲,兩岸只要多交流、多溝通,很多事情都可以逐一化解,且當前民間的企業家、青年,對兩岸的融合發展和交流都是非常期待的。
大陸財政部18日晚發佈訊息,9月25日起將停止執行臺灣34項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政策;圖爲釋迦。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陸全國臺企聯總會長李政宏19日表示,不能一邊依靠大陸讓利,獲取兩岸貿易的出超,卻又在政治上抗中、反中,破壞兩岸交流。記者陳政錄/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