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多地暴雨成災!華南進入主汛期 防災挑戰嚴峻

陸全面進入汛期,防災如何更精準?(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大陸央視4日報導,這兩天,中國大陸部分地方由於連續強降雨造成一些災害,還在發生。華南進入主汛期,重點地域在如何「防」汛?華北海河流域下的北京,今年汛期同時旱澇急轉風險較高,如何防汛抗旱,形勢複雜嚴峻。

在雲南,迪慶州、怒江州連續強降雨已經引發部分區域發生山洪地質災害,造成房屋受損、道路中斷,截至目前,受災民衆已經被轉移,道路也在緊急恢復中。

在西藏,6月1日昌都市丁青縣木塔鄉蟲草採挖點發生一起山體滑坡,已造成3人遇難、7人失聯。目前,大陸應急管理部已啓動大陸國家地質災害四級應急迴應。

實際上,根據大陸水利部訊息,從6月1日起,大陸已經全面進入汛期,其中,南方已經進入了主汛期。

事實上,在五月下旬大陸全面進入主汛期之前,從大陸國家到地方相關主管部門,就一直在強調今年汛期提前防範,要加強摸排,要加強監測。

當前,華南地區正是「龍舟水」時期,尤其是廣東,近期降水頻繁。就在6月3日凌晨,廣東肇慶就經歷短時強降雨天氣,部分街道出現積水,車輛被淹。

廣東省防總召開視訊會議,進一步研判當前強降雨防禦形勢,提前部署防範應對工作。會上提到,廣東省「龍舟水」前幾輪降雨過程雖然面上雨量不大,但局地短時雨量打破歷史紀錄等極端情況多次發生,安全防範工作嚴峻複雜。

除了加大對病險水庫的修復和監測,防範山洪災害的發生,也是眼下廣東防災的重點工作之一,這其中,如何能夠落實直達一線的預警發佈和「叫應」機制,及時果斷轉移危險區民衆是重要的挑戰和考驗。

5月22日,大陸水利部預測資訊顯示,今年「龍舟水」期間,珠江流域降雨接近常年或略偏多,其中北江可能發生較大洪水。作爲珠江流域的第二大支流,北江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已經遭受了兩次特大洪水,廣東,就是北江主要影響到的重點區域之一。

位於北方的海河流域,6月1日也正式進入汛期。根據氣象水文預報,今年海河流域氣象年景總體偏差,汛期降水偏多明顯,同時旱澇急轉風險較高,防汛抗旱形勢複雜嚴峻。

嚴峻形勢之下,屬於海河流域的北京,已經嚴陣以待。兩年前,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讓北京的門頭溝區和房山區遭受重創。門頭溝區韭園村在當時受災嚴重,大量房屋、道路被山洪沖垮。今年,韭園村的防禦有了更多準備。

2024年,北京市水務局選取韭園村作爲首批試點村之一,針對山洪災害防禦實施「一村一策」。圍繞預警指標、預警資訊發佈、人員避險轉移、車輛安置等內容,編制形成山洪災害防禦村級預案。截至目前,北京已經有1223個山洪溝村莊都制定了「一村一策」防洪避險方案。

「23•7”」域性特大洪水之後,大陸水務部門發現,山洪的洪水起漲特別快,水量非常大,時間卻非常短,因此在今年,北京市水務部門對352條山洪溝道,新增加了水文監測設備。

此外,北京已經在774個防汛風險村安裝汛情監測站,採用「4G+北斗」雙模通信技術,確保在極端天氣下監測資料的正常回傳,並且搭建了覆蓋所有山區泥石流隱患點的智慧監測設備。

爲更好應對汛期風險,北京市還建設了一系列水利工程,比如對一些水利設施進行加固、延長等,進一步提升防洪的硬體能力。

就在進入汛期之前,5月28日北京特別舉辦2025年防汛工作新聞發佈會。會上強調,預計6月至9月汛期,全市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1-3成,受降水量整體偏多的影響,北運河流域可能發佈較高級別洪水預警,其他流域也存在洪水風險。

發佈會上還提醒到,作爲歷來北京市防汛工作的難點問題,山洪地質災害隱患點多面廣仍然是今年主要的防汛風險。北京市現有地質災害隱患點9402處,山洪溝道352條,山洪地質災害高風險區域涉及7個區98個街道(鄉鎮)774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