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定調對日抗戰主力 學者嘆:中華民國喪失話語權

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表示,中華民國對日抗戰的話語權,已在民進黨政府與中共內外夾殺與竄改歷史之下,逐漸喪失。(本報資料照)

中國大陸於今(3)日舉行九三大閱兵,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週年。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表示,中華民國對日抗戰的話語權,已在民進黨政府與中共內外夾殺與竄改歷史之下,逐漸喪失,中共將抗戰史以「中國人民」和「中國軍」取代中華民國和國軍進行「去脈絡化」,並盛大舉行閱兵,是國際現勢下的無奈。而民進黨政府自甘墮落,摒棄具有歷史高度的話語權,不但做小中華民國,也限縮臺灣民主在華人世界的道德影響力。

何志勇提到,日本在80年前(1945年)的9月2日簽下《降伏文書》(Instrument of Surrender),向中美英蘇同盟國無條件投降,中華民國政府訂隔日爲「對日抗戰勝利紀念日」。日本投降後,盟軍進駐日本,雖然沒有采用原本計劃仿效佔領德國,在日本本土實施四國軍事分佔,改由美國獨佔日本本土,並保住了天皇,但日本進入「盟軍佔領的日本」(Occupied Japan)時期。直到1952年4月28日日本與同盟國簽署《舊金山和約》生效後,盟軍結束對日本的軍事佔領,日本才恢復主權國家的地位。

何志勇說,在盟軍佔領下,日本製造的出口商品都被強制要求加註「Made in Occupied Japan」(被佔領的日本製造)標記,並在1947年至1952年間執行。這無疑具體地反映出,日本人在戰敗後喪失主權的現實與殘酷。

何志勇指出,日本投降之後,中國旋即爆發內戰。1949年中華民國撤守至臺灣,美國因韓戰爆發,在外交上繼續承認我國,但包括英、俄、印度等國已轉向,改承認共產中國,導致中國代表權爭議難解,故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皆未受邀參加1951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和會,當然也沒有簽署《舊金山和約》。

何志勇提到,所幸當時美國積極建構包括臺灣在內的西太平洋島鏈,來圍堵共產勢力擴張,所以硬是掐住仍在觀望是否要改承認中共的已故日本首相吉田茂政權的脖子,要求日本和我國簽訂《中日和約》。美國揚言,若日本不從,《舊金山和約》恐難獲批准。

何志勇分析,假使《舊金山和約》不生效,那日本就無法恢復主權國家的地位。在日本急欲恢復主權之下,也只能順着美國的意思,在1952年派遣外交代表來臺北與中華民國政府簽訂《中日和約》,除了確認臺灣歸還中華民國,兩國也恢復外交關係。

論及中華民國已喪失抗戰史話語權,何志勇感嘆,如今面臨美中大國角力,中華民國臺灣站在歷史十字路口,要懂得避險,絕不能重蹈戰爭的覆轍。二戰後「盟軍佔領的日本」的歷史,以及烏克蘭面臨割地賠款的現在進行式,都值得臺灣人借鏡。在慶祝抗戰勝利80週年的今天,應謹記和平是唯一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