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放流6000尾白星笛鯛 補充魚源助漁業永續
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今(3)日在臺東綠島舉辦白星笛鯛魚苗放流活動。(海漁基金會提供/蔡旻妤臺東傳真)
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今(3)日在臺東綠島舉辦白星笛鯛魚苗放流活動。(海漁基金會提供/蔡旻妤臺東傳真)
白星笛鯛爲臺灣周邊常見且具高經濟價值的魚種,深受漁民喜愛。爲補充海域魚源並推動永續發展,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今(3)日在臺東綠島舉辦白星笛鯛魚苗放流活動,共釋放6000尾魚苗入海。
此次放流別具特色,魚苗自富岡漁港運送至綠島石朗漁業資源保育區,再由30名潛水教練義務協助,提着一袋袋魚苗潛入水下,將魚苗小心釋放於適合棲地,爲大海注入新生機。
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今(3)日在臺東綠島舉辦白星笛鯛魚苗放流活動。(海漁基金會提供/蔡旻妤臺東傳真)
白星笛鯛棲息於珊瑚礁與岩礁邊緣,最大可長至55公分,屬肉食性魚類,以小魚與甲殼類爲食。基金會指出,魚苗長大後,不僅有助提升漁民漁獲量,也將帶動潛水觀光與地方經濟。
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今(3)日在臺東綠島舉辦白星笛鯛魚苗放流活動。(海漁基金會提供/蔡旻妤臺東傳真)
活動邀請臺東縣府農業處副處長黃奇明、臺東縣議員王姷力、綠島區漁會理事長何志忠、綠島水域休閒遊憩活動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宜禧、國科會研究員李坤璋,並由財團法人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執行長黃章陽出席,與地方共同見證放流成果參與,以「1+1>2」爲主題,象徵觀光、漁業與在地合作的加乘效應。
漁業署表示,將持續推動種苗放流及多元覆育措施,兼顧漁民生計與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的雙重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