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次故障!空轉平臺半年當機6次 基層怒控「衛福部不願正視」
空勤總隊直升機23日晚間代班跨夜執行望安病患後送,由高雄先飛至馬公接駁醫療人員上機,再至望安接送病患後送高雄機場,由救護車送高雄榮總就醫。(空勤總隊提供/許逸民澎湖傳真)
澎湖縣10月23日由空勤總隊直升機代班後送望安1名口腔惡性腫瘤伴有急性呼吸衰竭的50多歲男性,卻因衛福部空轉平臺當機,延誤病患就醫90分鐘才送抵高雄,衛福部今(24)日在媒體關注下,首度開罰廠商4萬多元,並將研議雙機系統作業。
不過,地方質疑,當機延誤90分鐘不是首次,也不是最久的,但每次當掉,就只能乾着急,如同置分秒必爭的急重症病患於險境,因此希望未來不管是空審作業或是平臺,衛福部都能正視離島人命,不要「空轉」。
澎湖縣望安鄉這名50歲男性口腔癌患者,因出現急性呼吸衰竭,須立即空中轉診後送,但衛生所上傳病歷資料、申請後送時,卻發現空轉平臺無法登入的狀況,導致接獲尋求協助時,未在規定的15分鐘內審查完畢,害患者延誤近90分鐘才順利搭上直升機。
又因凌天航空執行醫療後送的直升機歲修,由代班的空中勤務總隊高雄小港駐地勤務第三大隊第一隊,在昨(23)日晚間9時52分接獲通知執行澎湖縣望安機場這起緊急醫療後送至高雄榮總任務。
空勤總隊接獲申請,查證現場天氣後,派遣NA-710號機執行此次EMS任務。於晚間10時32分,由高雄機場起飛至澎湖馬公機場,接駁醫療人員後隨即飛往望安機場,機組於晚間11時38分降落望安機場搭載病患及其家屬各1員,總計3員,在晚間11時52分起飛定向高雄機場,於隔(24)日凌晨零時30分降落高雄小港機場,將病患交由救護車送醫。
衛福部照護司長蔡淑鳳今受訪時坦承,昨晚9時20分確實發現系統故障,當時立刻改以紙本傳真,在晚上9時45分收到傳真後,9時52分就完成核準,同時通知空警、衛生所做後送和起飛準備。
蔡淑鳳表示,昨天事情發生第一時間就要求廠商處理,過程中一度恢復又當機,直到今天上午9時許才正常,初查澎湖七美、蘭嶼端參數設定有問題,因爲是全國性系統,目前正全盤檢視,持續進行系統檢討。
一名常態接觸衛福部空轉平臺的不具名人員就說,空轉平臺故障早從2018年底啓用就時有發生,但今年2月平臺優化後,問題就更嚴重,到現在已有6起當機,平均每2個月就一次故障當機,5月份還發生2次,但多次反應到衛福部,主管的衛福部就不願正視,一直不承認平臺廠商有問題,反而袒護下封口令。
像5月30日晚間11時許七美鄉一名男子,因身體不適由家人陪同到七美衛生所就醫,經診斷爲心肌梗塞,卻遇申請平臺故障,最後緊急改以傳統傳真方式申請,緊要關頭故障,嚴重影響民衆就醫時效。
但衛福部照護司副司長陳青梅31日初步歸咎爲醫院端網路異常,並非平臺本身故障,還說相關狀況當晚即處理,隔日清晨恢復正常使用,工程師已抓出當天錯誤訊息,進一步分析原因;但實際狀況是各醫療院所在31日10時32分才接獲「空轉平臺」修復通知,顯然事實有所出入。
另外,8月27日晚,服務於臺灣最西花嶼離島的20歲消防替代役男,在島上騎車自摔,疑似顱內出血,卻因花嶼衛生室只有一名護理師,相關緊急醫療後送作業,就由望安衛生所協助申請,卻因「空轉平臺」系統資安權限設定是花嶼衛生室的案件,無法由望安衛生所代爲申請,最後立即改爲紙本傳真方式進行案件審覈,才讓案件得以順利進行申請。。
由於這是同月發生第2起相同事件,早在8月15日發生第1起1名男性手指開放性骨折申請醫療後送後,望安衛生所代花嶼衛生室申請時,就出現空轉平臺無法操作,當時就由凌天航空主任陳萬升向相關單位說明當地醫療情形,不料廠商並未進行改善。而且申請案件雖然最後不符合申請資格,但衛福部空轉平臺卻直接刪除該筆案件申請資料,導致在系統內完全查無結果。
已多次協助病患後送的澎湖縣議員陳佩真就指出,衛福部除空轉平臺問題必須要去克服外,也應在天候允許下,充分授權地方在地醫生的認定判斷,而非交由遠端連病人都沒看到的醫師去審覈,畢竟這些醫師非但不瞭解病患當下情況,更甭說說去就醫狀況。
陳佩真說,急症後送都是在搶分搶秒,所以應該在第一線醫生認定判斷後,就要啓動,而非把作主權丟給空審中心,等那些空審醫師討論完個案,並候補完所有程序完備後才啓動直升機起飛。
更遑論,她已經接到過不少病患家屬投訴,也親身經歷過空轉平臺「空轉」。尤其,空轉平臺故障狀況,大家都看不到,但每次都聽到第一線醫護在抱怨又出問題,卻完全不知道因應狀況,連到底是凌天航空直升機來,還是海巡支援船艇過來後送救護都不知道,家屬心裡焦急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