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創新藥崛起 與美差距縮小

綜合外媒4日報導,近十年來,大陸創新藥在批准數量、研發中數量等方面進展顯著,與美國的差距大幅縮小。圖/美聯社

近7年中美在全球首次獲批上市創新藥數量

大陸AI模型DeepSeek(深度求索)今年初推出時震撼全球科技界,而大陸生技業憑藉着低成本、高效率的研發優勢,同樣正在醞釀一場寧靜革命。專家指出,大陸的生技生態系統日趨完善,尤其在創新藥表現突出,陸企康方生物研發的雙特異性抗體AK112,可能成爲關鍵轉折點,其效果爲藥品Keytruda的2倍,可望成爲生技業的「DeepSeek時刻」。

綜合外媒4日報導,近十年來,大陸創新藥在批准數量、研發中數量等方面進展顯著,與美國的差距大幅縮小。大陸創投公司啓明創投創始管理合夥人Gary Rieschel指出,近年大陸在醫藥與生物科技領域急起直追,十年前,大陸在創新藥物開發上落後美國20年,如今此一差距卻已大幅縮減至僅兩年至三年。

今年以來,大陸創新藥商在國際市場上的表現格外亮眼。繼三生製藥與輝瑞近日簽署一項總額可達60億美元的全球獨家開發授權協議,刷新陸制創新藥海外授權金額紀錄後,石藥集團5月30日也公佈重要進展:其EGFR-ADC等多個產品,正在推進三項潛在商務拓展合作,累計交易金額接近50億美元。

Rieschel表示,儘管大陸生技業進展顯著,但在全球分銷與臨牀試驗能力上仍面臨挑戰。目前的授權模式是大陸生技企業累積經驗、邁向全球競爭力的必要階段。尤其相較於其他產業,大陸在生技領域的瓶頸點較少,較難透過針對性措施阻礙大陸的發展。專家指出,大陸生技業發展有幾項利多因素,除了政府的大力支持,還有海外歸國人才的迴流、診斷與試劑業務的建立,都爲產業奠定基礎。此外,大陸龐大的市場潛力以及全球對新藥的需求,均進一步推動創新。

資本市場也同樣反應熱絡,今年第一季,大陸創新藥license-out交易已有41起,總金額達369.29億美元,僅三個月就接近2023年全年水準,並已超過2024年上半年的交易總額。恆瑞醫藥、信達生物、和鉑醫藥等藥企都在上半年宣佈與海外藥企達成授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