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衝刺機器人拉動地方經濟 北京、上海及浙江製造業加速自動化
北京、上海及浙江等地的工業機器人及人工智慧(AI)等相關數據表現亮眼並拉動各地GDP走高。(新華社)
大陸各省市今年前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數據陸續發佈,北京、上海及浙江等地的工業機器人及人工智慧(AI)等相關數據表現亮眼並拉動各地GDP走高。
科創版日報報導,大陸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表示,各省市GDP數據裡面所提到的機器人,多數是工業機器人,這屬於自動化的範疇,亮點在於大陸製造業正在加速實現自動化,相關需求將持續上升,且大陸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國產化率正在不斷提高。
今年前三季,北京數位經濟增加值增長9%,其中核心產業增長10.7%,全市人工智慧相關產業快速發展,累計備案上線大模型162款;上海前三季工業機器人出口增長41.6%,三大先導產業製造業產值增長8.5%,人工智慧製造業增長12.8%,增速較今年上半年的12.3%進一步提升,也顯著高於去年同期的3.2%。
盤和林指出,人工智慧和製造業融合是大勢所趨,人工智慧得以提升製造業的品質。不過目前人工智慧和製造業融合的場景還不夠豐富,大多數智造的本質上是自動控制領域,而且AI和製造業融合要考慮成本效益,如今成熟的人工智慧+製造方案仍在探索。
浙江省公佈今年前三季GDP人民幣6兆8,495億元,年增5.7%。工業機器人的產品產量增長65.6%。其中,杭州的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長達到97.9%,寧波的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業投資增長9.3%。
安徽前三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8%,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7.6%,工業機器人增長18.2%;遼寧前三季GDP增長4.3%至人民幣2兆4,283.9億元,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長4%;四川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3.6%,比去年全年加快8.8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機器人增長48.1%。
廣西前三季GDP爲人民幣2兆1,487億元,年增5.3%。工業領域人工智慧核心產業產值突破人民幣562億元。首批工業版人形機器人在柳州汽車智慧工廠使用,廣西並設立人民幣100億元規模的人工智慧產業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