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超過150萬開發者在輝達實現創新 黃仁勳:AI下一步是機器人系統

▲黃仁勳川「唐裝」亮相鏈博會,稱讚中國的開源AI是推動全球進步的催化劑。(圖/翻攝中新網)

記者任以芳/綜合報導

AI(人工智能)晶片龍頭輝達CEO黃仁勳今(16)日出席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鏈博會),換下皮衣,身着一身唐裝出席開幕式,首次用中文開場,稱自己「感覺很緊張」,這也是他首次使用中文演講,之後再切換英文,談及AI前景與發展,他一口氣說出時10多家中國平臺與企業皆受益於輝達的AI技術,同時稱讚大陸DeepSeek,並且說「中國的開源AI是推動全球進步的催化劑。」

黃仁勳今天出席鏈博會並發表演講,一開始先用中文向在場所有人問候。他說,自己很高興這次來到中國。「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鏈博會,這裡的規模非常大,氣氛也很熱烈,充分體現了中國對創新的堅信,並激勵了工匠(精神)的繁榮。」隨後,他突然不好意思笑了一下,迅速切換回轉爲英文,幽默的說不想折磨在場觀衆。

綜合陸媒報導,演講中,黃仁勳表示,「中國供應鏈的發展堪稱奇蹟,這份規模與活力令我深感振奮。」也是他首次向中國龐大的供應鏈體系介紹輝達(NVIDIA),也是我首次嘗試用中文致辭。

黃仁勳說,「我雖在美國成長,但始終堅持學習中文,今日願盡己所能與各位交流。中國對創新的堅定支持與共建繁榮未來的決心,在本次鏈博會上得到了充分展現。」

接着,黃仁勳簡要介紹輝達一路走來發展與深耕的產業領域。回顧1993年,輝達最初目標是透過3D圖形技術重塑個人電腦的遊戲體驗。之後參與並推動了PC遊戲產業的興起,成爲全球最大的科技與娛樂融合產業之一。在中國市場輝達與騰訊、網易、米哈遊、遊戲科學等領先企業建立了緊密合作關係。

黃仁勳接着介紹,1999年,英偉達推出全球首款可編程圖形處理器(GPU),開啓了加速計算的新時代;2006年,我們推出CUDA技術,將GPU升級爲通用計算引擎,爲人工智慧(AI)發展奠定基礎。十年前,AlexNet在英偉達GPU上成功運行,掀起AI技術的爆發式成長。AI運算從傳統CPU上的人工編程邏輯,轉向基於GPU的機器學習,深刻改變整個晶片與計算產業格局。

黃仁勳指出,2016年,英偉達發佈全球首臺AI超級電腦DGX-1,「我本人將第一臺交付給當時仍爲初創公司的OpenAI(位於舊金山)。」自此之後,英偉達持續拓展AI計算應用,從晶片設計延伸至系統、網路與軟體平臺,實現AI計算效能十萬倍成長,遠超摩爾定律的千倍速度。輝達已成爲驅動全球AI生態發展的核心計算平臺。

▲ 黃仁勳堅定的說,AI的下一波浪潮將是機器人系統 。(圖/翻攝 鏈博會)

接着,他強調AI的重要性,正在全面變革各行各業,從科研、醫療、能源到交通與物流。中國有衆多平臺與企業皆受益於輝達的AI技術,接着一口氣說出10多家中國科技公司,包括:微信、淘寶、抖音等應用背後有AI驅動;小米的自動駕駛與智能手機、百度的AI搜尋、美團的智能配送,AI還爲推想醫療科技的醫學影像診斷系統提供支持,助力全球20多個國家的醫療水平提升。

黃仁勳也稱讚中國AI發展,中國有超過150萬名開發者在NVIDIA平臺上開發,將他們的創新變爲現實。由中國孕育並開源共享的DeepSeek、Alibaba、Tencent Hunyuan、MiniMax、Baidu Ernie Bot等世界級大模型,正在推動全球AI快速發展。

他也稱讚「中國的開源AI是推動全球進步的催化劑, 讓各國和各行業都有機會參與這一AI革命。」AI也在重塑供應鏈,徹底改變人們的生產與物流方式。

黃仁勳稱,中國已有數百個項目運用NVIDIA Omniverse模擬數字孿生,用於設計和優化工廠和倉儲。而機器人在NVIDIA Omniverse虛擬世界中進行訓練,以便能夠在物理世界中與人類安全協作。

黃仁勳說,AI的下一波浪潮將是機器人系統,它具備推理與執行能力,並且能夠理解物理世界,在未來十年中,工廠將由軟件和AI驅動,協調人機協作的機器人團隊,生產由AI所主導的智能產品。

最後,黃仁勳用中文總結,輝達將繼續與「長期的合作伙伴以及衆多新朋友攜手,在AI時代共創繁榮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