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財政部加碼2.1兆元債務空間 提前推進地方化債、穩經濟

大陸地方政府Q4可額外發債2.1兆元。(法新社)

大陸財政部17日宣佈,中央財政從地方政府債務結存限額中安排人民幣5,000億元(約新臺幣2.1兆元)下達地方。也就是說,大陸地方政府在第4季額外多了人民幣5,000億元的發債額度,可以還債及建設。

一財網報導,大陸財政部17日舉辦前三季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佈會,財政部政府債務研究和評估中心主任李大偉在會中表示,地方政府債務結存限額是地方通過加強財政收支管理、安排預算資金償還到期法定債務形成的,此次中央財政允許地方動用其中人民幣5,000億元,意味着地方政府將在第4季額外發行人民幣5,000億元政府債券來籌集相應資金,補充財力。

李大偉指出,在全國人大批准的地方政府法定債務限額內,經國務院同意,財政部適時安排一定規模的地方政府債務結存限額,用於支持地方化解存量政府投資項目債務、消化政府拖欠企業帳款等,與去年相比,此次安排結存限額有兩方面特點:一是力度增加。總規模較去年增加人民幣1,000億元。二是範圍拓展。除補充地方政府綜合財力,支持地方化解債務、消化政府拖欠企業帳款外,還安排額度用於經濟大省符合條件的項目建設,精準支持擴大有效投資,更好發揮經濟大省挑大樑作用。

這也意味着既定的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計劃有所提前。此前財政部公開表態,靠前使用化債額度。根據公開發債資料,今年既定的人民幣2.8兆元用於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額度已經基本完成發行。

李大偉表示,目前各地正在抓緊履行有關程序,力爭早發行、早使用、早見效。這部分結存限額的使用,有助於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有力支持地方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根據今年初國務院計劃,今年地方政府發行新增債券合計人民幣5.2兆元,而截至9月底實際發行新增債券約4.35兆元,發債進度達到83%。而隨着地方政府新增債券發行接近尾聲,此次額外新增人民幣5,000億元地方政府債券,可以爲地方籌集相應財力,用於化解債務、償還拖欠企業帳款和推動重大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