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AI不只能聊天?還能聽懂老年人「話中有話」

爲了聽懂老年人「話中有話」,他們投入研究這項AI大模型。(中新社)

據《澎湃新聞》報導,「非常高興能在這裡有機會向大家分享我們的學生課題《持續高效進化的智能體》。著名的強化學習先驅Richard Sutton和OpenAI研究團隊負責人Prof.Jeff Clune都曾多次提到,當前的一個困境在於模型是靜態的,其沒有持續學習和持續進化的能力,這就意味着,AI面臨重複訓練時間久、迭代成本昂貴的問題,如何讓AI能夠在保持現有能力的基礎上持續更新知識、擴增模態、學習指令、提升能力成爲突破瓶頸的關鍵……」

9月13日下午,上海創智學院401大教室裡座無虛席,作爲學院首屆TechFest「創智未來大會」的收官活動,「創智開放日暨人才培養論壇」當天在此舉辦。本次論壇以「AI星耀創享匯」爲主題,旨在全面展示學院人工智能教育、科研創新與產業生態等全方位的建設成果,下午場活動還統一安排了導師課題和學生自主課題的展示環節,創智學院2024級博士生林志航的《持續高效進化的智能體》成爲學生組第一個登臺展示的項目。

林志航介紹,這個項目團隊成員包括學院全時導師謝源、他本人以及另一位博士生同學喬靜陽。該項目有兩個核心亮點,一個是持續進化,可以突破靜態固化的學習方式,讓模型能夠在不退化已有能力的同時學習新的能力;第二個是高效進化,大模型的學習速度決定了它進化的速度,高效的學習帶來高效的進化。

「目前我們的項目纔剛剛開始沒多久,已經取得了一些階段性的成果,現在在這裡以開源的形式向大家分享,未來我們會使用持續學習工具箱及學習套件來輔助我們研發具有持續高效進化能力的智能體,它支持多種國內外主流大模型的持續學習。」在他看來,持續高效進化的智能體這一課題項目的經濟價值體現在可以讓模型更新像軟體更新一樣簡單,降低成本的同時,也讓模型自己不斷學習、增強能力,也可以視作向通用智能邁進的一次嘗試。

活動現場,學院2024級博士生康春展示的自主課題爲《面向中國老年用戶的情感化適老大模型研究與構建》。她介紹,中國大陸社會正在進入一個老齡化階段,大概10年之後,每10個人中就會有3個人是老人,讓如此龐大的一個羣體幸福地生活,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

在大模型時代,老人可以通過自然語言與智能終端設備交流,這就給老人步入數字生活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但問題在於,除了這些功能性的需求之外,老人還有屬於自己的情感需求,他希望模型能夠聽得懂自己的話,並且做出情感化的迴應。

「這是我們在實際調研過程中發現捕捉到的例子,一位老人告訴模型說,隔壁的王老頭被家裡人接去旅遊了。其實我們作爲人類可以發現,這位老人不僅在傳達着一個信息,他還表達出一種隱含的情緒,就是羨慕、我也想和家人一起出去遊玩。」康春發現,市面上所有主流的大模型都沒有捕捉到這個真實的意圖,所有的模型都在爲王老頭和家人歡呼,沒有一個模型注意到另一位老人的失落。

面對現場聽衆會意的微笑,康春同學進一步說道,她所在的團隊想做的,就是提高處理模型情感感知以及情感迴應的能力。情感化適老大模型,應具備理解共情和個性化的特徵,首先要去理解老年人的表達,需要收集相應的語料以及去挖掘刻畫老人的語言特徵,讓模型去感知老人的偏好,並且在此基礎上去訓練偏好迴應模型,將人類的偏好用於訓練情感生存模型。

如果模型能夠記住老人之前跟它提過家裡有兒子或者有女兒,那麼它就可以做出更精確的迴應,比如「讓你的女兒也帶你出去」,或者「讓你的孫子也來陪你玩」。只有這樣,人類纔會覺得模型真正懂他、瞭解他。有了情感迴應的能力,我們的功能性醫療陪護機器人就能夠更貼心地去陪護老人,實現AI技術「最後一公里」的普惠。

創智學院全時導師魏忠鈺也把自己的課題《個體羣體建模驅動的大模型社會模擬》帶到會上展示。

創智學院全時導師魏忠鈺也把自己的課題《個體羣體建模驅動的大模型社會模擬》帶到會上展示。他解釋道,該課題項目構建了一個數千萬的真實的人口池,然後用這樣真實的人口池來模擬一個新聞事件發生後,輿論場對於這樣一個新聞的反饋和意見,爲決策部門提供應對參考。

此外,創智學院導師吳祖煊的《基於統一架構的視頻內容生成與理解》、萬成城的《智能軟體系統的集成技術》、嚴駿馳的《複雜科學計算問題的量子人工智能求解》,還有學院學生王藝霖的《面向民機運維的多模態大模型構建》、柴富的《智能創意設計》、王軼羣的《智能光學腦機接口神經信號在線分析算法研究》紛紛獲得展示,給在場嘉賓帶來了精彩紛呈的「未來盛宴」。

活動最後,創智學院進行「智啓新程」頒獎儀式。根據TechFest期間所有展區各作品現場獲得的點贊貼紙,創智學院評選出了「遙遙領先獎」(技術前沿)、「拍案叫絕獎」(腦洞大開)和「前程似錦獎」(產業價值)等多個酷炫獎項,並由各職能部門負責人上臺頒獎。

上海創智學院表示,本次「創智開放日暨人才培養論壇」旨在全面呈現學院在服務國家戰略、培育AI頂尖人才、打造創新創業生態等方面所取得的建設進展,充分展現學院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探索與擔當。

上海創智學院將在人工智能發展上充分發揮「尖兵」作用,爲科技強國戰略作出更大貢獻。同時,也希望以此次活動爲契機,與社會各界共話AI人才培養、共享AI創新理念、共繪AI未來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