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AI 雲爆發 阿里市佔第一獨拿35%市場 後市增長看好

上半年,大陸AI雲市場規模達人民幣223億元,其中阿里雲市佔35.8%,位列第一。 中新社

市場調研機構Omdia最新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大陸AI雲市場規模達人民幣223億元(約新臺幣950億元),其中阿里雲市佔35.8%,位列第一。報告預估,2025年到2030年,大陸AI雲市場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爲26.8%,到2030年規模將達到人民幣1,930億元(約新臺幣8,200億元)。

報告指出,大陸AI雲市場在2024年規模爲人民幣208億元,2025年預計增長148%至人民幣518億元,市場進入爆發期。

從廠商排名來看,在2025年上半年,阿里雲佔比35.8%,火山引擎14.8%,華爲雲13.1%,騰訊雲7%,百度雲6.1%。光是阿里雲一家市佔便高於第二至四名的總和,前五名總和超整個市場的75%。

2025上半年大陸AI雲市佔概況

Omdia預測,未來AI雲的增長將由多Agents(指AI代理)合作、情境工程(Context Engineering,指提供所有上下文讓語言大模型能合理解決任務)、AI安全、大規模應用程式界面(API)調用等驅動,MaaS層(Model As A Service,將機器學習模型部署到企業端,以API或開源軟體形式供用戶使用)預計增長最快,年均複合增長率將超72%,2030年將達人民幣177億元的規模。

Omdia認爲,技術驅動阿里雲「AI全棧」體系不斷迭代更新,可更好滿足市場和行業新需求,比如支持企業出海、中小企業採用生成式AI等。與此同時,阿里通義持續推進「全尺寸」、「全模態」、「多場景」的全面開源,衍生模型突破14萬爲全球第一,已發展出基於通義千問Qwen的全球開源生態,企業可在阿里雲上獲得更全、性價比更高的大模型、Agent、MCP Server(指提供大模型和應用程序之間進行交互的通用協議)等技術服務。

阿里2026財年第1季財報顯示,阿里雲營收人民幣334億元,年增26%,創三年來最高增速,AI相關產品營收連續八個季度三位數增長。分析認爲,阿里AI營收的高增長向市場清晰驗證了AI商業化的可行路徑。

此外,大陸工信部副部長張雲明昨日在國新辦記者會上表示,將推動AI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高水平賦能新型工業化,研究推出AI+製造專項行動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