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AI+人形機器人遍地開花 專家:2026或迎量產元年

從日前召開的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凸顯具身智慧機器人在應用場景的遍地開花,業內更樂觀看好預計2026年或成量產元年。(新華社)

目前人形機器人正加速進步,甚至向現實應用場景滲透,展現規模化應用的巨大潛力。近日召開的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多位大陸企業高管、行業專家及投資人士更說,受到技術進步、政策驅動、資本熱潮等多重因素影響,具身智慧商業化步伐顯著加快,甚至業內人士預計2026年或爲量產交付元年。

銀河通用機器人創始人兼CTO王鶴透露,公司的機器人已經在北京10家無人藥店開始上工,到年底將擴展至100家。

從傳統的農業生產到精密的工業製造再到生活陪伴,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展示了業內在各類應用場景中的積極探索。例如銀河通用推出的首款輪式人形機器人GALBOT G1,實現在無人藥店環境下對商品的揀選;優必選帶來的自主換電人形機器人Walker S2,也憑藉52個自由度的工業級巧手,能夠在3分鐘內完成自主換電。

根據《上海證券報》引述多位與會產業鏈人士說,「今年人形機器人零部件太捲了,絲槓等核心零部件降價了很多」。但硬體成本的下降,意味着供應鏈的成熟,也側面印證具身智慧產業商業化步伐的加快。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具身智慧硬體的成熟速度快於模型的成熟速度,硬體需要等演算法成熟,才能真正實現商業化落地。宇樹科技CEO王興興也認爲,低成本的硬體是行業未來實現商業化的必然趨勢。

同時大陸官方政策也在持續支持,除2025年首次將「具身智慧」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列入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外,7月底召開的大陸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深入實施「人工智慧+」行動,大力推進人工智慧規模化商業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