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4月美元、歐元債發行規模創高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此一發債規模雖來到2005年以來的最低水準,但仍佔據新興市場發債市場的半壁降山。專家分析,這是因爲美國宣佈對等關稅後,導致借貸成本躍升。

綜合外媒24日報導,中國4月份發行的美元債,超過一半來自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英國木星資產管理公司(Jupiter Asset Management)駐倫敦新興市場信用分析師Xuchen Zhang表示,中國的美元債發行人中,直接受美國關稅影響的並不多。投資者普遍預期中國政府將進一步放鬆流動性,這將使國有企業要獲得融資更加便捷。

但專家也坦言,長期風險依然存在。國際信評機構標普全球指出,若貿易戰持續,中國面臨出口下滑、房市疲軟及國內信心低迷,可能導致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

另一方面,中國政府爲穩經濟,24日起首度發行2025年的超長期特別國債,其中20年期人民幣(下同)500億元,30年期710億元。根據安排,中國今年擬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3兆元,較2024年增加3,000億元。其中,8,000億元用於支持「兩重」(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專案建設,5,000億元用於擴大實施「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中國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是提振消費的有力措施。「兩重」、「兩新」專案的落實有利於提振中國經濟增速,提高投資者的信心,並推動資本市場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