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怎麼了?

據國家統計發佈的《2025年1-7月份全國房地產市場基本情況》顯示:2025年1-7月份,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5156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0%;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4.1%。新建商品房銷售額49566億元,下降6.5%;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6.2%。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在下降,而銷售額的下降幅度大於銷售面積,說明整體房價在僅需下跌。

要知道,從去年9月底,支持樓市的措施一直在加碼,而且到了2025年,去年的措施沒有取消,今年還新增了很多新的支持措施。那爲何在這樣的背景下,房地產市場還在在下行?樓市,這究竟是怎麼了?

只能說,樓市真的是今非昔比了。很多驅動樓市發展的因素都在發生改變。

一、人口因素。從2022年起,國內總人口就開啓了負增長的態勢,且人口在2023年及2024年連續2年也是下降的。同時我們也觀察到城鎮化進程也在放緩。總人口的減少及城鎮化進程的放緩,則意味着新增住房需求會在減少。

三、經濟因素。最近幾年,整體經濟增速在放緩,當然這也是正常的,畢竟經濟規模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增速放緩是必然的。但是經濟增速放緩則意味着很多東西都會慢下來,其中就包括大家收入的穩定性及增長性,這也會影響到大家購房的意願。

三、新的住房制度正在構建。最近幾年住房供應雙軌制在不斷推進之中,客觀上會分流一部分住房需求,更多人可以通過保障性住房來解決居住問題了,購房商品房就不一定成爲了必選項了。

四、年輕人觀念的改變。新一代從大學畢業出來的年輕人的買房的觀念已經在逐漸改變了。一方面這代人還是有相當比例的家裡已經給留了房子,另一方面是這代人中有很多人也不再執着於一定要買房了。

五、樓市調整仍未完全結束。從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雖然調整已經逐漸接近尾聲了,但是市場信心仍比較脆弱,下行調整並未真正的結束。在這樣的背景下,稍有風吹草動,市場就會陷入較爲悲觀的情緒之中,這也會影響成交的,甚至一些原本有買房打算的人也會停下來等等看。

樓市已經過了最好的發展時期了,仍在調整中尋找新的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