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效應」失靈 新加坡2024生育率維持歷史低點
新加坡一項初步數據顯示,星國2024年整體生育率爲0.97,與2023年一樣,維持歷史低點。(路透社)
新加坡一項初步數據顯示,星國2024年整體生育率爲0.97,與2023年一樣,維持歷史低點。
《聯合早報》報導,協助管理國家人口及人才署的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及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英蘭妮,28日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總理公署的開支預算時透露,去年有2萬4800對居民結婚,新生兒有3.8萬人,比2023年約有3.5萬人略增。
初步數據顯示,去年龍年,新加坡整體生育率爲0.97,對比前年兔年既沒升高,也沒進一步降低。星國居民整體生育率2023年首次降至低於1,達歷史新低。
該報指出,在華人傳統觀念中,龍年是生育的好年頭,但英蘭妮說,龍年的催生效益逐漸減少,反映年輕夫婦的觀念以及優先考量事項已發生轉變。
英蘭妮指出,低生育率以及人口老齡化,對新加坡經濟和社會帶來重大影響。
隨着本地勞動隊伍成長放緩,新加坡要維持經濟成長和蓬勃經濟發展,將越來越具挑戰。此外,照顧星國不斷增加的年長者人口的年輕人,也會越來越少。
10年前,約六名年齡20至64歲的居民,可照料一名65歲及以上的年長者;到了2024年,這一比例降至3.5人對1人。
英蘭妮強調,提高新加坡的生育率,仍然是國家優先關注的事項。星國目前已經推出有關住房、醫療、學前教育、經濟補助,以及平衡工作與生活等全方位措施,支持新加坡人組織家庭和生養孩子。
然而,她強調,社會文化和觀念須改變,尤其須營造親家庭職場,才能與政府推出的措施相輔相成,對鼓勵新加坡人結婚生子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