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淨環保一季度營收淨利潤雙降 應收賬款持續攀升
本報記者 陳家運 北京報道
近日,龍淨環保(600388.SH)發佈的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66億元,同比減少13.6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5億元,同比下滑6.95%。另外,龍淨環保近年來應收賬款持續攀升,2022—2024年分別爲30.02億元、31.08億元、34.30億元,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更是達到36.09億元。
龍淨環保方面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業績下滑主要是傳統環保業務EPC項目在今年第一季度完成的驗收結算量相對較少,造成營收減少,EPC項目的結算驗收存在時間上的不均衡性特點。另外,應收賬款增加是由於公司新能源業務開始實現營收,但目前大部分還在賬期內。
營收承壓
龍淨環保的主營業務涵蓋大氣污染治理、儲能與風電光伏、水污染治理與臭氧發生器業務、碳捕集封存利用、固危廢處置和生態修復及保護。
回顧近年來龍淨環保的業績表現,其呈現出明顯的波動態勢。
2023年,龍淨環保實現營業收入109.73億元,較上年下降7.64%;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錄得5.09億元,同比下降36.7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母淨利潤爲3.47億元,降幅爲46.92%。
龍淨環保方面表示,業績下滑主要原因在於公司計提了3.61億元的商譽減值準備,並且新能源業務尚處於投入建設階段,產生了約8000萬元的建設費用。此外,公司還一次性支付了約3600萬元的歷史項目賠償款及對外捐贈款項。
2024年,龍淨環保實現營業收入100.19億元,同比下降8.69%;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爲7.61億元,同比大增119.2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8.30億元,同比增長63.15%。
從業務板塊來看,龍淨環保2024年環保設備製造業務收入爲85.76億元,同比減少12.75%;項目運營收入爲6.52億元,同比減少14.39%;土壤修復業務收入爲1.04億元,同比減少41.44%;新能源業務收入爲4.30億元,同比大增1072.71%。
中研普華研究員袁靜美向記者表示,整體而言,龍淨環保2024年在傳統環保業務上面臨着較大的市場壓力。隨着行業競爭對手不斷涌現,市場競爭愈加激烈,這使得公司在獲取項目訂單及維持產品價格方面都受到壓力,進而影響了營收。
“雖然新能源業務收入在2024年同比大增1072.71%,達到4.30億元,但目前佔比相對較小,尚未能完全彌補傳統業務下滑所造成的缺口。公司在向新能源新業務領域拓展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資源用於技術研發、市場開拓和產能建設等,短期內難以實現大規模盈利,在傳統業務下滑的背景下,對整體業績形成拖累。”袁靜美表示。
進入2025年第一季度,龍淨環保實現營業收入19.66億元,同比減少13.6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5億元,同比下滑6.95%。
從數據不難看出,自2023年起,龍淨環保營收持續出現同比下滑,反映出公司業務增長面臨壓力。
龍淨環保業績的起伏與行業競爭加劇以及市場環境變化密切相關。在環保設備製造領域,隨着行業技術的不斷髮展和市場飽和度的逐漸提高,競爭愈加激烈。
袁靜美認爲,儘管龍淨環保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等方面採取了一定措施,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研發投入的適度下降可能影響公司產品的技術創新和競爭力提升,間接影響了市場拓展和營收增長。同時,費用的下降幅度未能完全抵消業務下滑帶來的利潤減少。
應收賬款攀升
在營收下滑的同時,龍淨環保近年來的應收賬款卻持續攀升。
財報數據顯示,2022—2024年,龍淨環保的應收賬款分別爲30.02億元、31.08億元、34.30億元。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該款項達到36.09億元。與2024年年末的34.30億元相比,增長了5.22%。
袁靜美表示,龍淨環保營業收入中環保工程設備收入佔比較高,部分項目收入結算與合同約定的收款安排存在時間差異。合同約定的質保金週期以及給予客戶的信用政策等,都會導致應收賬款的產生。隨着業務規模的擴大,項目數量增多,這種結算時間差累積起來,使得應收賬款規模持續攀升。
一位會計人士向記者指出,應收賬款的不斷增加,可能意味着公司在銷售信用政策上有所放鬆,或者收款難度增大,這無疑會給公司帶來潛在的壞賬風險。若大量應收賬款無法及時收回,將對公司的現金流和資金週轉產生影響,進而影響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袁靜美也表示,應收賬款的大幅增長給龍淨環保經營帶來了潛在風險。一方面,佔用了公司大量資金,降低了資金使用效率,增加了資金成本。公司原本可用於其他業務拓展、研發投入或債務償還的資金被束縛在應收賬款中。另一方面,若應收賬款不能及時收回,可能面臨壞賬風險,影響公司利潤。
不過,袁靜美認爲,從目前數據來看,2024年龍淨環保資產負債率爲61.42%,同比下降10.44%,流動比率爲1.2,速動比率爲0.81,尚處於相對可控範圍,但持續增長的應收賬款仍需高度關注。
對此,袁靜美建議,龍淨環保應重新評估客戶信用狀況,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信用評級制度。成立專門的應收賬款催收團隊,制定詳細的催收計劃和考覈機制。在簽訂業務合同時,優化付款條款,明確付款時間節點和逾期付款的違約責任,增強合同的約束性,降低應收賬款回收風險。
(編輯:董曙光 審覈:吳可仲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