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香港」非本地生3年增2.5萬創新高 大學加快蓋宿舍

香港教育局透露,「留學香港」非本地學生數量3年間增長近2.5萬人,品牌推廣成效顯著;圖爲香港大學。(中新社)

香港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5日舉行會議,重點討論香港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進展與成效。教育局局長蔡若蓮透露,「留學香港」品牌推廣成效顯著,非本地學生數量從2022/23學年的5萬4500人增至2024/25學年的7萬9300人,3年間增長近2.5萬人,按年急增近25%,創下歷史新高。

此外,對美國早前禁止哈佛大學取錄國際生及相關留學政策的影響,蔡若蓮透露,香港8所教資會資助大學共收到超過1300個相關查詢,已向超過80名受影響學生髮出錄取通知。

文匯報報導,根據教育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顯示,2024/25學年有2萬6600名非本地生修讀教資會資助課程,較對上一學年增加3000多人,約6成半非本地生修讀學士學位,佔本地資助學士學額23.2%。局方表示,會密切留意情況,適時調整非本地生限額。

蔡若蓮表示,教資會資助大學已爲受影響的國際學生提供通盤支援方案,特區政府也對有意到香港高等院校求學或進行研究的海外專才提供最大的協助便利,包括因應實際需要提升非本地學生限額。

蔡若蓮5日在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上表示,局方正推動大學加快建設宿舍,吸引非本地學生來港留學。在宿舍發展基金下,已有8個項目完工,合共提供7647個公帑資助宿位和136個私人資助宿位,餘下7個項目處於施工階段,涉及6532個學生宿位,待所有項目落成後,預計可提供逾1萬4300個宿位。

明報報導,美國政府近月擬取消哈佛大學招收國際生資格,引發香港8間資助大學「搶人才」,8大至今共收到逾1300個相關查詢,並已向逾80名學生髮錄取通知。8大國際生增加,有議員關注當中留港發展的人數,教育局長蔡若蓮稱過去選擇留港發展的國際生「不是太多」,歸因香港生活成本高、學生融入有難度,稱已開放更多實習機會,讓學生有更多體驗。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5日討論建設香港成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最新進展。教育局數據顯示,2024/25學年共有2.66萬名非本地生修讀教資會資助課程,按年增加3500人。經民聯陸瀚民關注內地和海外學生在整體非本地生的佔比,蔡若蓮說目前內地生佔非本地生7成,因中國屬「傳統(學生)輸出國」,稱當局和8大正積極向東盟、一帶一路國家宣傳招生,盼院校更國際化。

香港教育局透露,「留學香港」非本地學生數量3年間增長近2.5萬人,品牌推廣成效顯著;圖爲香港科技大學。(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