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青年期待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徵程上大展其才

陽春三月迎盛會,春滿神州譜新章。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和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分別於3月4日和5日在北京開幕,中國進入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時間”。海外留學人員也掀起了關注國家發展、瞭解國內人才需求的熱潮。

連日來,廣大海外學子通過各種形式關注全國兩會,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從政府工作報告中尋找個人所學所長與祖國建設需要的結合點。他們既爲祖國過去一年取得的輝煌成就感到無比自豪,更爲自己肩負的使命感到無上榮光。

爲國成才 留學青年期待盡展鴻鵠志

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抓科技創新,要着眼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轉化爲實實在在的生產力。

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時強調,新時代新徵程,必須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對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

祖國發展呼喚人才,留學青年也期待舒展青春的羽翼,乘中國式現代化新徵程的東風,不負韶華,砥礪前行,讓積蓄的能量在神州大地發光發熱。

西日本中國留學生學友會會長江湘吉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轉化爲實實在在的生產力。這讓學習再生醫學臨牀轉化技術的他深受鼓舞。他說,我國在化學重編程與臨牀應用方面已實現多項原創性突破,顯示出戰略科技投入的成效。面對全球生物醫藥競爭,自己願以“十年磨一劍”的定力深耕再生醫學臨牀應用研究,助力推動技術標準的國際互認,讓中國智慧爲人類攻克疾病貢獻更多解決方案。

保加利亞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主席唐良燕表示,作爲產業經濟學專業博士生,她非常關注國家有關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規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新徵程,必須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對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這讓海外學子更加明確,必須將所學與國內實際緊密結合起來。留學人員身處國際舞臺,既要開拓視野,多與國際前沿交流,更要腳踏實地,找準與國家建設需求的結合點,讓自己真正成爲可用之才。

中國留荷學生學者聯合會主席陳榆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讓他對教育所承擔的重要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教育不僅是教授知識,塑造健全的人格。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和《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都強調了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這讓從事心理行爲研究的他看到了施展才華的空間。他表示,求學期間將繼續努力培養開拓創新意識,將所學和國家需求結合起來,未來在實踐中將心理行爲學科理論運用在醫療、教育等方面,爲解決相關民生問題作出自己的貢獻。

塞爾維亞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主席高賀初盈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讓她倍受鼓舞。國家推動擴大科技開放合作,完善海外引進人才支持保障機制,意味着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才將成爲推動國家發展的重要力量,這讓留學人員看到了大顯身手的舞臺,也更加堅定了留學報國的信念。

創新驅動 留學青年蓄勢待發敢爭先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具身智能”“6G”等科技感十足的新詞熱詞成爲討論的焦點。身處國際科技交流一線的留學人員不僅爲祖國科技騰飛而自豪,更感受到“未來已來”,時不我待。

加拿大中國學生聯合會秘書長張意青表示,作爲計算機科學專業的留學生,國家部署推動AI與6G技術應用、擴大國際合作等內容,讓他打開了回國創新創業的思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持續提升,也讓他增強了用前沿科技更好賦能文化傳播的信心。期待早日學成回國,爲中國在全球舞臺上更好地展現科技與文化魅力貢獻力量。

全法中國學者學生聯合會主席姜藝萌表示,國家釋放出的海納人才的信號,讓在法國學習金融與數據分析專業的她格外振奮。她說,國家大力推動人工智能領域科技創新,DeepSeek等AI領域的新突破,不僅展現了我國的科技實力,也爲全球科技進步貢獻了中國智慧。作爲海外學子,萬分期待早日學有所成,投身祖國科技創新浪潮。

西班牙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主席段煉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重視,爲青年學子再攀學術高峰鼓足幹勁。在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現場,他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帶着5G-A與AI深度融合的前沿技術走向國際舞臺。作爲留學人員,他既爲祖國所取得的成就無比自豪,也深刻體會到創新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推動作用。這份自豪感將會轉化爲強大的推動力,激勵自己爲國家創新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堅定自信 留學青年要讓世界更懂中國

春節成功“申遺”、《黑神話:悟空》拿下國際遊戲大獎、《哪吒2之魔童鬧海》不斷刷新影史紀錄……中國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強勢出海。留學人員身處海外,他們的感受更直觀也更深切。在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的同時,留學青年更增強了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更懂中國的信心。

北美中國學生藝術學者聯合總會理事長樑舒涵表示,國家對科技創新和文化傳承的深度融合給予高度重視,讓相關領域海外學子更加明確了研究方向。近期,國外社交媒體上#ChineseMythology(中國神話)話題的播放量破百億,有力證明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前沿科技賦能下展現出的無與倫比的時代魅力。在紐約學習數字媒體藝術時,他親眼見證了AI繪畫工具如何改變傳統藝術創作方式,算法生成、虛擬製片正在重塑藝術創作的面貌。留學人員將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努力用“科技+文化”的方式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阿聯酋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阿布扎比分會主席趙珣表示,過去一年祖國所取得的科技成就振奮人心,特別是首次月背採樣成功,讓學習地質學專業的他感到無比驕傲。他相信自己正在進行的二氧化碳礦化封存研究將在國家綠色低碳發展大局中找到用武之地。今年春節,阿聯酋的地標紛紛亮起"中國紅",阿聯酋同學和中國留學生一起參與了豐富多彩的春節活動。這些潤物無聲的文化交融,恰是“一帶一路”促進民心相通的最佳註解。

烏克蘭中國留學生總會主席程蘊嘉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推進的部署,讓青年學子深深感受到來自祖國的殷切期盼。不斷完善的海外引進人才支持保障機制和人才分類評價等政策,體現了國家對人才的重視和渴求,海外學子歸國就業創業將擁有無限廣闊的前景。未來,她將結合專業所學,藉助新技術,不斷探索,爲中國音樂文化走向世界貢獻力量。

在“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十年之約”的啓程之年,留學青年朝氣蓬勃,更加期待以青春之我奉獻青春之祖國,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徵程上大展其才,跑出青春加速度。

作者:《神州學人》記者 惠娟 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