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枝《謝謝你留下來陪我》讀書心得 超高齡社會必看

臺北一般神經內科前主任劉秀枝於臉書粉絲專頁「劉秀枝70+ joy筆記」分享《謝謝你留下來陪我》讀書心得,認爲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的臺灣,每個人都會老,遲早都會生病,醫師或知識分子也沒有失智症的豁免權,大家都需及早因應。圖/取自劉秀枝臉書

週日《謝謝你留下來陪我》舉辦新書發表會,整形外科醫師林靜芸分享夫婿林芳郁的照顧歷程,真誠又讓人佩服。臺北一般神經內科前主任劉秀枝於臉書粉絲專頁「劉秀枝70+ joy筆記」分享讀書心得,認爲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的臺灣,每個人都會老,遲早都會生病,醫師或知識分子也沒有失智症的豁免權,大家都需及早因應。

劉秀枝於臉書粉絲專頁「劉秀枝70+ joy筆記」表示,《謝謝你留下來陪我》是非常感人、誠摯且實用的無私分享。一翻開就欲罷不能,情緒跟着不停起伏,從林芳郁院長與林靜芸醫師的浪漫戀愛、一生形影不離、倆人的學醫過程、各有專長、輝煌成就、直轉到林醫師悉心照顧罹患失智症的林院長的心理轉折、全心全意的照顧與陪伴,最後摸索出最好的照顧方式,真的是很不簡單(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PGKaQjCmX/)。

劉秀枝感謝林靜芸慷慨無私的把心路歷程和照顧心得與大家分享,讓她非常感動。也很佩服本書另一位作者、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策略長洪淑惠接下這個重任,把衆多重量級人物在時空串聯,而且還保有林靜芸快人快語的語氣與帥氣,讀起來很親切、真實,而忍不住的一直讀下去。

她說自己有個習慣,讀到喜歡的字句時,就會把那頁折角,作爲重新閱讀的重點。而這本書幾乎每隔幾頁就折角,所以讀完後書就變厚了。

很喜歡本書,除了內容豐富、文筆精彩與彩色記實相片,書的編輯很有層次,共有四輯:他的浪漫、領路與開創、生病後的他與寫給在苦難中的照顧者。光看這標題就很吸引人,每一輯的小標也都是亮點,例如「我們要永遠睡在一起」、「幸福的男人與睡美人」等等。形容林院長爲「宛如從論語、孟子書中走出來的人」,很貼切。

書中有許多趣事。因爲林院長的兄長與林醫師的大哥剛好都是劉秀枝臺北醫學院的同學,醫學生時代也曾耳聞「林靜芸追林芳郁」,很高興書中提到林院長說:「我太太是我追了很久才追上的。」如今終於真相大白。

「等待杜鵑啼」這篇特別精彩,原來除了醫術、學術、教學與做人,也難免有派系,但「林芳郁都沒有敵人」。前衛生署長葉金川,是林院長的高中及醫學院的同學,在「宜蘭來建中的高手」一篇中,提到林院長2009年擔任衛生署署長時,因三聚氰胺事件而提出辭呈。行政院長劉兆玄問他是否可以去臺北榮總當院長……林芳郁成了史上迄今唯一臺大出身的榮總院長。

「不肯回家的男人」這篇中,林醫師想到一個很有效的方法:把公媽牌位移駕到自家大門口,並在一旁貼了她與林院長的大幅合照,散出濃濃家族氣息,這招竟然奏效,林院長真的踏進了家門。書中有許多切身體會的實用建議,例如「不怕,我在你身邊」這篇中:我懂,你出現的一些不理性的行爲,是對當下環境產生疑惑和恐懼。

又如「失智者不是故意要惹我們生氣。他們是在做最後的努力,想挽留住那個能力,我們應該很敬佩他們,而不是誤認他們在跟我們作對、故意惹我們生氣。」

林靜芸歸納找一位好醫師的五大心法,也值大家參考:

劉秀枝說,臺灣進入超高齡,不是照顧者就是被照顧者。每個人都會老,遲早都會生病,醫師或知識分子也沒有失智症的豁免權,因此大家都需及早因應,《謝謝你留下來陪我》非常值得大家仔細閱讀,從中學習,並未雨綢繆。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