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豔:爲求解農業綠色發展甘坐20年“冷板凳”

原標題:代表委員的“田坎足跡”(引題)

劉曉豔:爲求解農業綠色發展甘坐20年“冷板凳”(主題)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樂明凱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去年底,湖北省政府在全國率先出臺首份支持農業微生物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走出了突破性的關鍵一步,意味着湖北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將再添一條重點農業產業鏈。”2月下旬的江城武漢,落梅與早櫻競相綻放,春天的氣息越來越濃。談起這個專業領域,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農藥中心副主任劉曉豔娓娓道來,“湖北的春秋冬三季都非常適合農業微生物產品生產,加上科研人才、產業基礎、物流樞紐等優勢,再過五年實現千億產值不是夢!”

劉曉豔的老家在山東省膠州市,她從華中農業大學博士畢業後,在湖北省農業科學院從事農業微生物相關產品研發工作近20年,已和團隊走遍荊楚大地的菜園、果園。在該領域,劉曉豔主持或參與的成果先後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近5年以第一完成人創制的新型微生物殺蟎劑、殺線劑等實現高額成果轉化,獲神農青年英才、湖北省傑出青年等榮譽稱號。履職全國人大代表3年來,她圍繞相關重點選題,走訪了一家又一家高校院所、企業實驗室、工廠發酵車間。今年,她將提交5份精心準備的建議。

農業微生物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是重點培育的新質生產力,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意義重大。劉曉豔說,農業微生物雖然是農業領域的一個方向,但完全可以作爲一個支點,撬動整個產業鏈發展,助力湖北綠色種養,平衡生態圈,保障水環境安全。

在劉曉豔及相關政府部門、專家、企業家團隊的推動下,湖北已明確圍繞生物農藥、獸藥、飼料、肥料、修復劑以及生物技術領域六大賽道,設立農業微生物省級產業發展重大專項,從2025年至2027年,每年安排5000萬元,並設立10億元的省級農業微生物產業培育基金,從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企業培優、人才培養等方面重點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這個方案出臺的那一刻,我們整個行業都很開心,甚至感覺就像自己的孩子懷胎十月落地那般激動不已。”劉曉豔高興地說。

新興產業發展並非一帆風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微生物產業剛剛起步,仍存在一定差距,如未形成完整產業技術體系、種質資源挖掘利用不夠、科技創新和產業研發投入不足、行業標準與知識產權管理上有待完善等問題。

“我堅信,國家和農民需要的好產品、好效益是第一位的。”劉曉豔表示,在農業微生物產品研發和成果轉化過程中,重點要培育具有“企業家”思維的“科學家”以及具有“科學家”思維的“企業家”,打通全產業鏈的信息渠道。未來,儘管還要邁過很多門檻和關卡,但只要保持像動畫電影《哪吒2》傳達的那種“不認命、衝出去”的勁頭,爲了產業發展和人民利益,一定能把這項事業持續推動下去。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