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軍|正視困難,中央穩經濟決心之大令人震撼

· 全文共 2999 字,時長約 6 分鐘

· 本文來源:劉勝軍大局觀(劉勝軍微財經出品)

只要我們充分調動社會各階層積極性,深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以經濟建設爲中心,敬畏市場、敬畏規律,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可預期性,中國經濟仍將釋放出巨大活力。

步入2024年以來,中國經濟面臨持續下行壓力,股市、樓市下跌,消費降級、茅臺跌價,民間投資趨勢性下滑,地方財政嚴重困難,物價指數徘徊在通縮邊緣。這個局面的確堪稱危險(懸崖邊的經濟)。

“經濟就是最大的政治”。關鍵時刻,中央出手了,而且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趨勢瞬間逆轉,A股出現久違的狂歡式上漲。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一步經濟工作。

1、“當前經濟運行出現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要全面客觀冷靜看待當前經濟形勢,正視困難、堅定信心”【這一句很重要,不迴避問題,這是解決問題的起點。辦法總比困難多】

2、“要加大財政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力度,保證必要的財政支出,切實做好基層“三保”工作。”【受土地出讓金下滑、稅收負增長影響,地方政府財政困難已經是普遍現象。這一問題必須解決,否則就會倒逼“遠洋捕撈”,對營商環境和企業家信心帶來不可挽回的衝擊(這個數據讓我感到揪心)】

3、“要發行使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地方政府錢從哪裡來?答案是“超長期國債”。今年超長期國債發行受到市場熱捧,表明中央財政作爲空間很大,要利用好這一“國運”】

4、“要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實施有力度的降息”。【降息不奇怪,但提出“有力度的降息”,還是第一次。這是重要的“思想解放”,表明不再視“0利率”爲禁區,而是根據情況的發展進行權衡決策】

5、“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對商品房建設要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加大“白名單”項目貸款投放力度,支持盤活存量閒置土地。要回應羣衆關切,調整住房限購政策,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抓緊完善土地、財稅、金融等政策,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這段話亮點頗多:1)直接提出“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這在房地產調控歷史上也是第一次;2)加大“白名單”項目貸款投放力度。筆者瞭解到,雖然很多項目被納入了“白名單”,但銀行缺乏房貸積極性,資金遲遲不到位,白名單成了“白等名單”,這一現象必須改變;3)調整住房限購政策。一線城市取消限購,勢在必行;4)降低存量房貸利率。這句話含金量最高。按照央行行長潘功勝的介紹,存量房貸平均下降幅度0.5個百分點,預計將惠及5000萬戶家庭、1.5億人口,平均每年減少家庭的利息支出總數在1500億元左右】

6、“要努力提振資本市場,大力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資金入市堵點。” 【這在資金面對提振股市信心是重要利好】

7、“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進一步規範涉企執法、監管行爲。” 【呵護企業家信心,是提振經濟的關鍵突破口。必須制止一些地方針對民企的亂罰款、過頭稅、遠洋捕撈等“殺雞取卵”式做法】

8、“要把促消費和惠民生結合起來,促進中低收入羣體增收,提升消費結構。” 【筆者認爲,“促消費和惠民生結合起來”的方法只有一個:發放消費券(以10萬億消費券重啓經濟)】

9、“要守住兜牢民生底線,重點做好應屆高校畢業生、農民工、脫貧人口、零就業家庭等重點人羣就業工作,加強對大齡、殘疾、較長時間失業等就業困難羣體的幫扶。” 【這一點太重要了。經濟下行,企業裁員降薪,受衝擊最大的就是低收入人羣和大學生羣體。民以食爲天!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避免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避免很多家庭爲應對“全職兒女”而消費降級,更是保護創新的主力軍,任何社會年輕人都是創新的關鍵動力】

10、“要樹好選人用人風向標,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爲擔當者擔當、爲幹事者撐腰。” 【一段時期以來,不作爲、形式主義、低級紅、高級黑,對經濟帶來很大負面影響,簡單化、一刀切、層層加碼都是體現。管理學上有句話“考覈什麼就得到什麼”,必須考覈各級官員積極作爲、敢於擔當,調動一切積極性。胡蘿蔔比大棒更重要】

轉折點已經到來!

但,還沒到擊掌相慶的時候。眼下的經濟困難,是世界百年未有大變局、高質量發展、新冠疫情、邏輯重構等多重因素疊加而成,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完全解凍亦非一日之功。修復市場信心、扭轉市場預期,註定需要時間。消費者和投資者或許還需要繼續關注、觀望一段時間,然後才能下定決心(現在的經濟問題是以前從未遇到過的複雜局面)。‍‍‍‍

此外,在“刺激”的同時,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也有待破解。例如:

政治局‍‍會議‍‍指出‍‍,‍‍ ‍‍“‍我國經濟的基本面及市場廣闊、經濟韌性強、潛力大等有利條件並未改變。”風物長宜放眼量。中國經濟前途是光明的。中國人均GDP只有美國的1/6,人均消費只有美國的1/10,戶籍人口城市化率只有48%。

只要我們充分調動社會各階層積極性,深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以經濟建設爲中心,敬畏市場、敬畏規律,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可預期性,中國經濟仍將釋放出巨大活力。

我們要有這樣的自信: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

劉勝軍@“禪宗十剎”之雪竇寺

堅持講真話的經濟學家

政治經濟學+大歷史觀

2014 年參加總理經濟座談會

劉勝軍微財經創始人

致公黨上海市經濟委員會委員

山東省人力資源發展促進會首席專家

著有《下一個十年》

山東·菏澤·定陶人

人大·中歐·華東師大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