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輕海水淡化廠將啟用 環團籲還水於農
六輕海水淡化廠即將運轉,環團昨要求集集攔河堰原水調度能還水於農,讓雲彰農民減少抽取地下水灌溉。記者黃仲裕/攝影
六輕海水淡化廠即將運轉供水,環保團體昨舉行記者會指出,六輕海淡廠啓用後日供水10萬噸,六輕近年產能下降,近3年日用水量平均20.4萬噸,遠低於之前與農水署簽約的日供水量33.6萬噸,年底前將簽訂新約,呼籲應調降10萬噸,還水於農,讓雲彰農民減少抽取地下水灌溉,減緩地層下陷問題。
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專門委員李國龍說明,海淡廠若做好,原則上會減少用水量,將與相關單位協調;農水署說,海淡廠啓用後,用水量會下修,但減量多少要在覈定用水計劃後才知道。麥寮六輕園區對此無迴應。
臺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理事長陳椒華說,六輕離島工業區用水,由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及農水署,簽訂集集攔河堰工業用水調度使用農業用水契約,每年2至5月枯水期,農水署日供20幾萬噸的水給六輕,契約每3年籤一次,年底前要再籤新約。
陳椒華主張,天氣變遷,水情將更嚴峻,簽訂新約時應納每年枯水期供水上限,每日僅可分配集集攔河堰零至14萬噸原水;另,審查六輕用水計劃,枯水期每天也僅可分配集集攔河堰零到14萬噸水量,且應逐年減供1成。
淨竹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林聖崇強調,六輕海水淡化廠本月將營運,臺塑集團不該再全數依賴濁水溪原水,持續搶集集攔河堰的農業用水。農水署與園管局應在新契約中大幅調降工業用水供水量,還水於農,地層下陷是雲嘉南地區難以承受的環境災害,六輕高耗水產業的長期大量取水,是造成此惡性循環的元兇之一。
他強調,海淡廠啓用要日扣10萬噸供水量,加上六輕近年減產再扣14萬噸,新契約只能給六輕10萬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