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玲出任電支公會首屆理事長:法規要與時俱進

電子支付在臺發展歷程

出任首屆「電子支付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的全盈支付總座劉美玲1日表示,首要任務是「推動法規與時俱進」,將與主管機關密切溝通,討論哪些法規有助於產業安全與發展,並提出具體建議,與此同時,也會蒐集各會員業者實務運作上的意見,作爲未來法規修正的參考依據。

這位新任理事長的第二個任務是「走進偏鄉」。積極推廣電支品牌的能見度,透過公會強化民衆對品牌的認知,同時推向國際,展現競爭力並爭取更多國際交流機會。據瞭解,臺灣電支產業自《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2015年上路以來,走過十年發展歷程,至今年7月底,使用人數突破3,300萬人。

電子支付公會共有36家會員,包括10家專營電支機構、21家兼營電支機構,以及5家外籍移工小額匯兌機構,合計有15位理事及5位監事。劉美玲指出,公會肩負多重角色與任務,致力於成爲產業與政府間的政策橋樑,推動產業自律,訂定支付業務的共同規章或自律公約,投入創新研究、接軌國際。

爲達到上述目標,電支公會組織將設有業務發展、法規紀律、資安風控暨教育訓練、國內外小額匯兌暨外籍移工匯兌,及清償基金管理等5大委員會,循序漸進的推動產業升級,加強支付安全網,提升風險管理能力,提供穩定與便利的使用體驗。

劉美玲指出,支付產業發展核心是「信任」,身爲首屆理事長,她對未來產業的期許聚焦於「加大」與「串連」,壯大產業發展與風險管理能力,同時連結支付生活圈、創造價值、留財引資。

會員業者認爲,劉美玲有深厚的金融業經驗,長期致力於產業發展,對電支產業貢獻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