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高中國中部勇奪桃園市發明展多項大獎 榮登桃園市第一
六和高中國中部學生遊昕翰與指導老師周鬱翔合影。圖/六和高中提供
六和高中國中部學生在桃園市114年度中小學發明展複審中,拿下優等3項、甲等4項及佳作3項,其中6件作品入選IEYI國際發明展推薦名單, 榮登桃園市第一。
本次獲得優等的三件作品分別爲「煞車強弱預警指示燈」、「回收雨水的雨衣」與「世界地圖磁鐵QR CODE」,皆入選IEYI推薦名單,作品設計兼具創新與實用性。
其中,遊昕翰設計的「煞車強弱預警指示燈」能依煞車力道變化燈號。指導老師周鬱翔表示,遊昕翰從設計發想到製作成品的過程展現主動與堅持,木訥的他練習到比賽時能夠自信發表,同學的成長比獲獎更珍貴。
凌筱喬和賴靖文設計的「回收雨水的雨衣」是以災害應變爲出發點,設計出能保暖、防水並收集飲用水的輕便雨衣。指導老師吳玟萱表示,一開始覺得學生的想法很奇特,但看到學生歷經多次失敗與修正,一步步把構想變成實品,這過程令人感動。
許孟潔、張芸瑄、王宥仁設計的「世界地圖磁鐵QR CODE」結合數位科技與學習應用,透過掃描QR Code即可連結至資料庫查詢各國資訊。參賽學生期許未來可結合AI與自動更新功能,使學習更智慧化與互動化。指導老師張慧玲指出,學生們在製作過程雖然艱辛,但始終保持熱忱與毅力,加上學校電腦中心的技術支援,讓作品兼具教育性與實用性。
六和高中國中部主任何雅琪表示,發明展不只是比賽,更是綜合學習的歷程。學生要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再思考如何實際完成作品,這過程極具挑戰。指導老師從暑假起就開始引導學生構思主題,並結合職業類科老師與學長們的協助,讓學生的創意得以實現。
六和高中校長陳淑惠表示,科技教育是六和教學發展的重要核心。未來將持續推動跨領域創新課程,鼓勵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以科技實踐創意,讓創造力成爲學習的驅動力。
六和高中國中部學生王宥仁(左三)、 張芸瑄(右三)、許孟潔(右二)以「世界地圖磁鐵QR CODE」作品獲得桃園市國中小發明展優等,他們與國中部主任何雅琪(左一)、指導老師張慧玲(左二)、黃淑燕(右一)合影。圖/六和高中提供
六和高中國中部學生遊昕翰於賽前練習口頭報告。圖/六和高中提供
六和高中國中部學生賴靖文(左)與凌筱喬參加桃園市中小學發明展,以「回收雨水的雨衣」獲得優等。圖/六和高中提供
六和高中國中部參加桃園市中小學發明展成績傲人。圖/六和高中提供
延伸閱讀